汉字字形混乱,同一个字,印刷体和手写体不同,给学习和使用汉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965 年 1 月,国家公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共收了 6196 字。这个表为这些汉字规定了标准字形,包括字形结构、笔画数目和书写笔顺三部分内容。新旧字形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字形减少笔画
2.新字形连接笔画
3.新字形改变笔形
4.新字形伸长笔画
5.新字形缩短笔画
6.新字形改变结构
改变字形的目的是便于书写,比较新旧字形的不同,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汉字的规范写法。
为您推荐
在我国历史上,“仓颉造字”的传说流传甚广。《荀子?解蔽》等书皆有仓颉造字之说。到了汉代,此说流传更广。《淮南子?本经训》更加神乎其神地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说从前仓颉造字时,曾出现了天上落..
针对小学生笔顺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提高小学生笔顺书写的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需要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各方面共同作出努力:
(1)就国家和学校层面而言,定期开展对低年级语文教师的汉字笔顺培训,督促低年级..
1.阅读快、听说慢
这一类人通常为韩国或日本人,其母语主要是由汉语演变而成的,两者的读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其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联系。部分汉字与其母语具有相同的意义,就是那时对汉字不了解,但通过观察汉字..
1. 起步阶段。由于民族区域特征的差异性,滇西傣族和汉族地区对汉字书法教育的学习存在一定差距。如前文所述,该地区的孩子在入学前大都使用傣语交流,因此入学后学习汉字较为吃力。该地区的教师需使用双语(傣语和汉语)..
1. 滇西傣族地区特殊的区域性,教学观念陈旧,汉字书法教育仍停留在能听会写的阶段;刻板生硬的教育方法使书法教育发展滞后;加上书法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匮乏,使汉字书法教育几乎少有作为。
2.内地小学素质教育起步早[..
各具特色的民族区域文化使中华文化异彩纷呈;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也令民族区域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该地区进行汉字书法教育时,要重视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的结合。
1. 做好滇西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