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评注笔记,或叫书中批注,即是在所读的书刊上做一些记号,或在书页的空白处用最概括的一两句话注出一段文字的要点,或对某段文字注出个人的体会和看法,或对难理解的名词、术语作出注释。
评注笔记各式各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有下面几种:
(一)标记号 在原文中认为最重要的地方,或不理解的地方,或有疑问的地方标上记号。通常是点点、圈圈、直线、曲线,如画直线、画曲线、画三角号、点着重号、标叹号、标问号等等。至于某种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各人自己可以规定,并始终如一。
(二)批注 在书页的空白处用简短的语句,对某一段文字的要点进行概括,或写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批注要力图言简意赅,画龙点睛。
(三)注释 对原文中难理解的名词、术语等,在弄懂的前提下作出注释。注释一般也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范例】: 毛泽东批注的历史战例
继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之后,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是为宋太祖。北宋初期,宋太祖发动了一连串的战争,来实现他统一全中国的愿望。及至他的弟弟宋太宗赵灵即位时,与宋对立的只剩下契丹与西夏。太宗继承其兄的统一事业,亲自统率军队讨伐契丹。《宋史·太宗本纪》记载,宋太宗沿途所到之东易州、涿州、幽州、蓟州等地刺史、节度使等纷纷来降。毛泽东在这段文字的天头上批注:“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接着,在“帝督诸军与契丹大战于高梁河,败绩。甲午,班师”这一段的天头上,毛泽东批注:“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总不省。”
高梁河一战,是在宋军平定北汉之后,军队没有得到适当休息,虽然连着打败过几次契丹,但幽州久攻不下,部队由于连续作战,过于疲劳。宋太宗不了解敌情,指挥部署不当,陷于契丹的两军夹击包围之中,因而导致失败。所以毛泽东批评宋太宗:“此人不知兵”。
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由于契丹不断南侵的威胁,宋再一次发动讨伐。太平军节度使曹彬从东线直克涿州,一路胜利。忠武军节度使潘美在西线也节节得胜。潘美的副将观察使杨业攻占了寰州,形势很好。但曹彬连胜契丹攻克涿州后,因无粮草供给,孤军深入,契丹看准这一情况,屯兵幽州,坚守不战,曹彬只得还师雄州。宋太宗却严令斥责曹彬,命其急进。曹彬再次到了涿州,粮草又尽。这时,契丹沿途设下伏兵,两路钳住宋军,曹彬大败于歧沟关。不久,契丹集中10万兵力攻寰州,杨业也由于孤军深入敌境,粮草供应不济,苦战力尽而败北。杨业被擒,“守节而死”。潘美也由于同样的原因而战败。毛泽东在这段记载的天头上批注:“契丹善用诱敌深入战,让敌人多占地方,然后待机灭敌。”
在杨业“守节而死”的天头上,毛泽东写下:“杨业战死”四字。
毛泽东在此批注中,两次称赞契丹善于用“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批评宋太宗“总不省”,“不知兵”,不是契丹的“敌手”。
《宋史·太宗本纪》篇后,作者写了一段赞语说:“帝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不以为然地在旁批注:“但无能。”
赞中又说:帝“欲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帝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齐耄耋之叟愿率子弟沿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
毛泽东表示异议地批注:“不择手段,急于登台。”
赞中又说:“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二二。”
毛泽东批注:“幽州之败。”
毛泽东的上述读史批注,从军事观点上,对契丹的“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略战术,是颇为重视和赞赏的;而对旧史学家所溢美称颂的宋太宗,毛泽东却有许多不敢苟同,乃至相反的评价。
从毛泽东读史时对战例的圈划批注看,他是联系自己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的实战体会,审视、研究和总结我国古代战争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汲取其中有益的营养,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战争规律与特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