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结婚典礼启事】的写作规范及范例

【简介】: 集体结婚典礼启事是共青团、妇联会、报社、电台在提倡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新风尚的时候,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样式。此种启事,多在典礼前半个月左右公开在报上登载,在电台广播。

集体结婚典礼启事的结构,由标题、正文、署名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 如《郑州市举办第三次集体结婚典礼启事》。

(二)正文 开头写清举办集体结婚的目的和意义,语言要简洁。接着用四段文字写出如下四个内容:①集体结婚的年、月、日、时、分和礼堂地点;②报名时间;③收费办法;④旅游路线。

(三)举办单位的名称 有多少单位都写上。

【范例】: 郑州市举办第三次集体结婚典礼启事

为了移风易俗,大力提倡新事新办,在全市范围内倡导婚事新办的新风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广大青年们的要求,我们联合举办第三次集体婚礼。

1.集体婚礼定于元月20日(农历腊月26日)上午8点在市青少年宫影剧院内举行。

2.报名时间:元月1日至17日,持本单位团组织介绍信和结婚证。

3.收费办法:每对青年参加婚礼和旅游者交费40元,粮票6斤。只参加婚礼交费10元。

4.旅游路线:登封、中岳庙、少林寺;临汝、风雪寺、温泉;洛阳龙门、关林、白马寺等。

团市委 市青联

郑州晚报社 市广播电台

为您推荐

因势利导,增强学生规范观念

  学生是课堂教育的主体,这也是语文教学中语文汉字规范书写的首要实践者,小学生思维特点具有自我性和权威性。   在平时班级文化建设中,老师应该将语文汉字规范书写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某一部分,提倡学生用团体的意识..

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的不良影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文字使用水平的高低,也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汉字汉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蕴涵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是我们必须合理继承,充分发扬..

网络语言的规范

  网络语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的产物,对它应该客观审视,具体分析,不应该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从网络语言的构成和使用来看,网络语言是汉字、数字、字母、..

目前网络语言不规范的几种表现

回顾与批判:“个人语境”与“集体语境”时期

     1.第一代诗群:1914—1978      诗歌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精神的艺术。任何时代的诗歌,不管它技术如何高超;语言如何创新,形式如何流变……但要考虑诗歌所达到的高度,则必须将之纳入一种宏大的历史/文化语境中..

《小二黑结婚》①

《小二黑结婚》 :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也是解放区文学的典范之作,发表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根据地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勇敢地冲破封建家庭包办婚姻的阻挠,最终结为美满夫妻的故事。..

结婚现场会①

短篇小说。马烽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80年1月号。写县妇女联合会精心组织了旨在反对买卖婚姻的结婚现场会。会前新娘二兰的父亲老牛筋陡然变卦,非要500元彩礼不可。原来老牛筋对县里不抓治穷而忙于搞结婚现场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