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的写作规范及范例

【简介】: 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工作研究是在四化建设中从事政策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同志,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活动,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后所写出的带探求性质的应用文样式。这种应用文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解决四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有启发和教育作用。这种文章,平时我们开会研究工作,讨论问题时不断在运用,只不过有时我们写成了文章,有时只是口头谈一谈罢了。因而,熟悉工作研究的写作方法,对每位干部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工作研究写作方法:

(一)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一定是同四化建设的某方面的工作有直接关系。这样我们经过一番探求功夫所写出来的应用文才有价值,才会被有关领导部门或报刊编辑所重视,才有发表的机会。

(二)要非常熟悉与自己所研究的那个问题有关的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这是写工作研究的指导思想,也是理论根据。写作之前要把这些文件、文章尽量搜集齐全并对照实际问题认真阅读。

(三)要详细占有与自己所选题目有关的生动、具体的第二手材料和必要的第二手文字资料。

(四)要掌握工作研究的结构方法。

这种文章多由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 工作研究的标题多用一个疑问式的标题加以表明,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人才合理流动的障碍何在?》。

(二)作者的单位名称和姓名 位置写在标题下中间,一般论说性、记叙性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是不写作者的工作单位的,唯独工作研究例外。这种文章一经被编辑部采用,便被注明作者的工作单位。这种作法,表明了它的实用价值比一般常用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实用价值要大一些,也为人们所重视。

(三)正文 工作研究的正文多由两个大层次组成:

第一层,提出研究的问题。问题要提得明确、具体,可以稍加说明,但不能多。说明的话仍是为了明确地提出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刚露苗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已提多次、叫了多年却仍障碍重重的问题。注意,所提问题一定是为多数同志所关注的问题。

第二层,分析所提问题未能及时解决的几个主要原因。这一个大的层次中的每一小层次各是一小论点,也是一个判断。每个小层次的下面的文字是说明、论证这个小论点或判断的论据或理由。在论证时要以摆事实为主,多运用具体材料,少作分析,这是它区别一般论说文的地方。

【范例】: 人才合理流动的障碍何在?

中国科学院干部局 任卞琴

随着四化建设的不断前进,人才合理流动问题更加迫切地提到我们面前。一方面,我们看到一些地区和单位由于人才开始流动,出现了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的新气象;另一方面,也由于人才不能得到合理流动,造成了人才浪费现象仍然严重存在。“人才流动”虽已喊叫了多年,但为什么一到“流”的时候却又障碍重重?从我们的工作实践中感到,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一、对人才合理流动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经济发展靠科学,科技发展靠人才”这个道理现在已为多数人所认识。所谓科技发展靠人才,就是要合理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造成人才的畸形分布。有的地区人才奇缺,有的地区积压过剩。加之,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对人员执行包分配制,往往一次分配定终身。这种分配很难完全合理,造成了许多用非所学的问题,形成了不少“捆绑夫妻”。使得很多人不能发挥所长甚至要强迫改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促使人才合理流动。

人才流动的过程,也是人才成长的过程。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一个地区工作,难免有局限性,通过流动,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增长新的才干。象生物的“边缘杂交”可以创造新的品种一样,人才合理的流动,也可以改变“近亲繁殖”的弊端,加速人才的成长。

二、本位主义,积压人才。

有些单位和部门,把人才看成是部门或个人所有,只考虑本单位的某些需要或个人使用方便,而不准人才流向更急需的单位。由于知识分子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有些部门视科技人员为“奇货可居”,他们认为虽然目前没有用场,可来日方长,总有用武之地。这样,把许多有用之才,积压起来。别的单位再急需,也卡住不放。不时还装出一副爱才、舍不得放才的样子,实不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人拖老,把知识拖旧,使许多人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名曰爱才,实为埋没人才。因此,必须下决心改革,把大批有用之才,从积压者那里挖掘出来,很好地使用人才。

三、缺乏人才流动应有的措施。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人才流动主要是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流动,由内地向边远地区流动,由人才集中的单位向人才缺少的单位流动。但目前有些规定却不利于这种流动。如一个人调出大城市就得全家搬迁,各种关系和户口都得一并带走,使人产生一种一出去就很难再进来,宁肯少发挥作用,还是不动为好的思想。对于这些政策必须由国家统一改革才能有效。另外,缺乏明确的职责和严格的考核制度。使那些用非所长不适应现职工作的人毫无压力,和那些发挥专长的人一样过得去,就使他们失去了要求流动的紧迫感。当然,在制定了合理政策之后,还必须有组织纪律的保证,否则正确的政策也难以落实。

四、国家科技结构还不尽合理,缺乏全国规划和统一部署。

人才流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所长,而目前许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条件较差,难于做出成果,这是影响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解决人才流动问题,必须首先创造工作条件,而工作条件的创造又与整个科技结构有关。没有一个科学、教育的“部落”,不同层次的科技工作配置不合理,孤立的人才是难以生长的。过去,各部门随意设置科研机构,形成极不合理的布局,也形成科技人员不合理的分布。要改变不合理的人才分布,必须改变不合理的科技结构。这样,流动的根本目的才能达到。

为您推荐

中国学世界化是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更深层次的表现。对世界范围内汉学研究论着

一.文化的还原 寻根溯源是汉学论着翻译中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之一。汉籍本身浩如烟海,文化内涵又广博精深,海外学者对它的征引宛若随意采撷,典故难寻;对它的解释或体认有时推陈出新,有时又似是而非,因此译文难..

政治文化与研究范畴

在50—70年代这个时间范畴里,意识形态不仅表达了国家现代性追求的方式,同时它也是一切领域的决疑术,是知识范畴的意义体现,人们普遍相信意识形态可以处理所有的公共事务。就文艺学而言,它规约的范畴不仅是有限的,而且..

政治文化与研究心态

政治文化揭示了由不同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并用“群体无意识”的概念揭示了民族群体的政治心态。这种心理结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埋藏在记忆深处的情感,并不是也不可能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宣..

表示持续或状态,多用“中”,如汉语“工作中、朦胧中”

汉字性质研究的立论基础单位

  对于汉字性质研究来说,以何种文字单位作为立论基础乃是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索绪尔认为汉字属于“表意文字”[4],布龙菲尔德认为汉字属于“表词文字”[5],赵元任认为汉字属于“词素文字”(亦即后文所谓“语素文字”)[6..

规范书写,增强(学生欣赏能力)人文素养

  《说文解字》中指出语文汉字是“仰则观象于天,伏则观法于地”,尽数语文汉字的自然之美。端端正正的语文汉字我国悠久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是历来有骨气的我国人的个性折射,从它的笔画顺序,间架结构中我们似乎也感触到民族..

因势利导,增强学生规范观念

  学生是课堂教育的主体,这也是语文教学中语文汉字规范书写的首要实践者,小学生思维特点具有自我性和权威性。   在平时班级文化建设中,老师应该将语文汉字规范书写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某一部分,提倡学生用团体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