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挽歌是挽悼死者时所唱的歌。在民间,“挽”与“晚”同音,且挽歌又多在晚间歌唱,因此,挽歌也称“晚歌”或“夜歌子”。
挽歌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楚辞》中的《大招》、《招魂》。晋代陶渊明也写过自挽歌《拟挽歌辞》三首。直到现在,民间写挽歌、唱挽歌者仍大有人在,甚至在某些地区成为一种礼仪风俗和传统。
在传统的挽歌中,大多以宣扬庸俗淫秽、封建迷信思想为内容,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这些挽歌早已成了历史的陈迹。现代挽歌基本以新的面貌出现,格调相对高雅,语言通俗健康。其内容,或寄托哀思,或劝人节哀,或教育生者勤耕惜粮、尊老爱幼等;在写法上,一般以七字句排列,但不讲究格律和押韵。挽歌构思也较简单、直白,一般是“从古道到今,张三连李四”,并无多少特别之处。
【范例】: 寄托哀思歌
过去烧香敬菩萨,不见菩萨有回答;
现在烧香讲卫生,古今意义不相同。
灵堂烧香辟秽气,主家宾客都有利,
泾渭清浊要分明,发扬美俗树新风。
灵前烧香是美俗,可将空气来消毒,
孝子灵前上炷香,心香一缕慰爹娘;
诚心献上香二炷,怀念亡人生前苦,
节俭辛勤几十年,儿孙才得有今天;
三炷心香连献上,父母请把宽心放,
生子当如孙仲谋,九泉之下莫担忧。
上香仪式行完了,再把古训表一表:
周书里面有君陈,留下遗教德为馨,
师保万民德为美,何必馨香敬神鬼?
周公之礼几千年,提倡后代德为先。
人生两眼辨美丑,人生鼻孔分香臭,
美占上风丑自除,香烟扑鼻臭全无。
屈子离骚写得好,常将贤人比香草,
申椒菌桂满园栽,滋兰树蕙育良才。
为人要进芝兰室,培养芬芳好品质,
虽然自己不闻香,行仁积德美名扬。
为人莫进鲍鱼肆,臭气满身洗不去,
虽然自己臭不闻,旁人一见喊头晕。
中华民族好风尚,灵前要把香来上,
歌郎也唱上香歌,良风美俗古来多。
劝人节哀歌
亡者从今脱凡体,魂魄何曾在屋里,
后人应该想得开,继承遗志莫悲哀。
天年一满气一脱,哪管衣巾与棺木,
蚕丝难吊顺水舟,嫦娥奔月羿难留。
有话不能开口讲,有事不能随心想,
要和亡者再相逢,三更半夜梦中寻。
从来人死如灯灭,海底何曾捞得月?
灯灭还能再加油,为人死去不回头。
儿孙想见亡人面,好比风筝断了线,
断线风筝何处寻,随风飘去影无踪。
亲戚朋友来相会,亡人睡在灵堂内,
有劳千里赶起来,只能看到一灵牌。
全家大小舍不得,父母恩深终有别,
夫妻义重也分飞,自然规律不能违。
大家都要想得远,人死哪能哭得转?
莫啼哭来莫悲哀,生产生活要安排。
要想丰收年成熟,要想园中瓜菜足,
要想池塘千担鱼,要想栏里万斤猪。
要想斧头和刨凿,要想砖瓦窑几座,
要想机轮转如飞,要想井下万吨煤。
要想船装和车载,要想开张做买卖,
要想利税往上交,要想薄利可多销。
要想打靶枪法准,要想杀敌真英勇,
要想拚搏练兵场,要想卫国保边疆。
要想知识不可少,要想功课门门好,
要想老师个个夸,要想三好大红花。
不负亡人生前教,告慰九泉能尽孝,
克勤克俭尽孝心,兴家创业慰亡人。
耳听金鸡来报晓,不久就要天光了,
亡人不听五更歌,歌郎不打五更锣。
赞:亡人升天,诸邪入地,
歇鼓停锣,大吉大利!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