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仪式】的写作规范及范例

丧礼有新旧之分。新旧丧礼虽有区别,亦有联系。

新丧礼仪式:

(一)初终 凡人初终,其家中男女皆应哀痛哭泣,以示哀念。然后抬遗体出于中堂,放于凉床上,用蚊帐罩之。亲人轮换在旁守候。

(二)讣告 有名望之人、富裕之家、高寿者等,即要发出讣告,告知亲友。不发书面讣告的,即要组织人到亲友家一一口头报知,欲称为“报孝”。讣告也可登报,以名告天下。

(三)饰容 给死者饰容,俗称装身或穿寿衣。寿衣为单数,多少不等。有官职的一般要穿制服,以与官位相恰为好。平民可穿民间服装或制服,一如随俗为好。

(四)入殓 饰容后便可举遗体入棺,俗称入殓、合殓。举遗体时,孝子要顺抬死者之首,以示敬重。

(五)成服 戴孝之人,遵例要穿戴孝服孝帽。现在有许多地方人们已不做孝服孝帽,只在臂上戴以黑纱以示悼念。

(六)追悼会 不论城乡,不论单位和民众家庭,人死之后,开个追悼会来寄托哀思,是现代人们常用的悼念形式。开追悼会既是悼念死者,也可教育生者以先人为楷模,更好地工作、学习。追悼会的规模不宜太大,会场要布置得庄严肃穆,可用青树枝、柏树枝、白纸花扎个圆圈。花圈中间帖上“奠”字,两边挂上挽联,参加追悼会的人应严肃,表示沉痛哀悼。送花圈时动作要轻。会未开完不可擅自离开会场。

追悼会仪式

1.×××同志追悼会现在开始。

2.奏哀乐,鸣炮。

3.全体肃立,向×××同志遗像(体)致敬、默哀。

4.敬献花圈。

5.×××同志致悼词。

6.×××代表讲话。

7.宣读唁电、唁信。

8.家属(或家属代表)讲话。

9.奏哀乐、鸣炮、散会。

旧丧礼仪式:

(一)初终 凡人初终之时,其家中男女,哭泣致哀。而后举遗体出堂内(或抬至族中祠堂),卧以灵床,依礼设帏。但帏外暂不设灵位,以便棺殓。且孝子之心,不欲遽以死待其亲。

(二)成殓 举遗体之前,整以服装,以绸掩首。死后约二十四时入殓,既殓而入棺。丧主等凭棺哭之。而盖棺曰柩,正其位于堂中,设孝子苫块于旁以为寝。

(三)成服 大殓次日,在服之人,各依服制,分别成服。也有于大殓之前即成服者,此乃依各地习俗不同而定。

(四)讣闻 成服之后,多则百日,少则一月不等,讣告亲友,是曰讣闻。

(五)开吊 依礼而论,出殡之前,凡有亲友,均可随时往吊,然俗例则必于其间指定一日为开吊之日。是日须延人招待,并备茶点饭食。

(六)告穴 古者三月而葬,近时或不拘定。将欲十葬,先期择吉地开茔域,穿塘穴,以期讣告亲友,说明何日出殓(古称发引,俗称出山),安葬何地叫告穴。

(七)大祥小祥由初葬计算,不计闰,凡十三月为小祥,二十五月为大祥。是日必祭。俗例则以死后日设祭,十二月为头周年,二十四月为二周年。

(八)裨祭 由初丧计算,不计闰月,凡二十七月为裨,是日设祭为裨祭。祭之后孝子即可除去丧服。

为您推荐

因势利导,增强学生规范观念

  学生是课堂教育的主体,这也是语文教学中语文汉字规范书写的首要实践者,小学生思维特点具有自我性和权威性。   在平时班级文化建设中,老师应该将语文汉字规范书写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某一部分,提倡学生用团体的意识..

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的不良影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文字使用水平的高低,也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汉字汉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蕴涵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是我们必须合理继承,充分发扬..

网络语言的规范

  网络语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的产物,对它应该客观审视,具体分析,不应该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从网络语言的构成和使用来看,网络语言是汉字、数字、字母、..

目前网络语言不规范的几种表现

【纳税申报文书】的写作规范及范例

【简介】: 纳税申报文书是按照国家税收制度的有关制度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首要文件。它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时使用的文书。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前必须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有关手续作为基层税务机关核定应征税..

【报告】的写作规范及范例

【简介】: 报告的性质 (一)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二)报告是一种陈述性的上行文,是上级机关了解下情、制订方针政策、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下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

【函】的写作规范及范例

【简介】: 函的性质 (一)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二)函主要是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互相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