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科学小品是带有科技内容的小品文,是以小品文形式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一种体裁。它篇幅短小,题材广泛,一两千字就能把世界上一些科学理论和技术扼要地介绍给读者,是科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小巧精美的鲜花。
科学小品作为小品文的一种,具有小品文的一般特征,文件格式和一般小品文相同。这里仅介绍科学小品的写作要求。
(一)开头 开头要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可以从一个小故事或神话传说讲起,也可从一句古诗、一句谚语或一句成语说起,还可从一条新闻、一个问题、一个惊险场面展开叙述……这样就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主体 这是全文的核心,要善于从大量科学素材中提炼出最能说明问题的东西,运用生动的比喻,丰富的联想,形象的语言,把严谨的科学道理讲得又准确、又有趣。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充分占有材料。既要占有某一学科领域及与之相关联的自然科学资料,还要占有有关哲学、文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的资料,以及有关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的资料。其次,是消化资料,恰当地予以利用,该描绘的地方,就挥洒自如地生动描绘;该议论的地方,就从容不迫地大发议论。
(三)结尾 结尾要巧妙,给人以余味无穷之感。常见的方式,有的是以点题和总结来结束全文,以深化主题;有的是用含蓄有力的话语收尾,以发人深思;还有的是用展望未来来结束全文,以表示信念或鼓舞斗志。
【范例】: 镜子小史(科学小品)
叶永烈
镜子,该算是你的老朋友了。每天清晨,当你刷完牙,洗完脸,总是习惯地走到镜子前面,梳梳头,整整衣服,结好红领巾。然而,你可曾知道你的这位老朋友的“履历”吗?哈,镜子却有着一段十分有趣的历史。
最早的镜子,自然就是水面了。我国自古便有这样一句成语:“水平如镜”。在古代,人们便常常趴在河边或者水塘旁,对着水面,照照自己的脸究竟是什么样子。不过,这样的镜子,风一起,“吹皱一池春水”,水波粼粼,便什么都看不清楚了。
不久,人们便发明了青铜镜。
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着名的,估计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还运往日本、朝鲜等国呢。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里所说的“以铜为镜”便是指的青铜镜。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木兰辞》里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里所说的“镜”,也是指青铜镜。在唐朝,那时街头巷尾,常常有叫喊“磨镜呀,磨镜呀”的工匠,专门用磨石替人家磨铜镜。
在埃及,也很早就有青铜镜了。有趣的是,古代埃及的炼金家们用“♀”的符号来表示铜,其实,“♀”便是是青铜镜的象征。
此外,欧洲人在古代曾制造过“银镜”,而俄国人还制造过“钢镜”。
然而,青铜镜毕竟太晦暗,银镜太贵,钢镜又太容易生锈。现在,人们所用的镜子,都是又亮、又便宜、又不会生锈的玻璃镜。
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是在“玻璃王国”——威尼斯诞生的。在300年前,威尼斯是世界上玻璃工业的中心。最初,威尼斯人是用水银(即汞)来制造玻璃镜。就是先在玻璃上紧贴一张锡箔,然后再倒上水银,因为水银能够很好地溶解锡,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液体——“锡汞剂”。这种锡汞剂能够紧紧地粘在玻璃上,成为一面镜子。
威尼斯的镜子轰动了欧洲,成为一种非常时髦的东西。欧洲的王公贵族、阔佬显要们都争先恐后地去抢购镜子。当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西斯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国王送了一面小小的玻璃镜给她作为贺礼——从现在看来,一个国家只送一面小镜子作贺礼,未免显得太寒碜;然而在当时,这却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它的价值高达15万法郎!
制造镜子的方法,在威尼斯是保密的。他们制订了这样的法律,谁要是把制造玻璃镜的秘密泄露给外国人,立即就要处以死刑。而且,他们还更进一步把所有的镜子工厂,都搬到木兰诺孤岛上去。孤岛处于严密的封锁之中。这样,威尼斯就垄断了世界上镜子的生产,法国的金钱,便不断地流到威尼斯的口袋里去。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法国的贵族达官们都这样嘀咕着。不久,驻威尼斯的法国大使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巴黎的密信,叫他想尽一切办法,从速收买几个威尼斯镜子技师,偷运到法国去。法国大使费尽心机,总算完成了使命。1666年,在法国的诺曼底出现了法国的第一个镜子工厂。
然而,制造水银镜子太费事了。要整整花一个多月的工夫,才能做出来。况且,水银又有毒,镜面也不算太亮。100多年前,德国科学家利比息接着又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这就是你现在用的镜子。
玻璃镜上的这层银,不是靠电镀上去的,而是利用一个特殊而有趣的化学反应——“银镜反应”镀上去的。“银镜反应”很有意思:如果你在试管里倒进一些硝酸银溶液,再加氢氧化铵和氢氧化钠,最后倒进点葡萄糖或者甲醛(quan)溶液。这时,你会看见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原先清澈透明的玻璃试管,忽然变得银光闪闪了。
原来,这是一场化学反应,葡萄糖和甲醛都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本领,能够把硝酸银里的银离子还原变成金属银,析出在玻璃壁上。
在镜子工厂里,就是利用这个“银镜反应”来制造镜子。可是,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刚刚开始用“银镜反应”制造镜子时,却是费了好大的劲哪!因为那时制出来的镜子,简直像块花鹿皮似的:玻璃上银层不均匀,东一块、西一块,有的地方有银,有的地方却一点儿也没有,镜面不能很好地照出人的脸。
这是什么原因呢?在那时,这是镜子制造业中的一项秘密,镜匠绝不轻易地把这秘密告诉别人。现在,早成了公开的秘密了——关键在于制镜的玻璃是不是洗得干净。如果在玻璃上有一丁点儿油污,银子就镀不上去,或者镀得不牢固。现在,在镜子工厂里,人们总是用热的浓硫酸和重铬酸钾溶液(俗称“洗液”)仔仔细细地冲洗玻璃,然后又用蒸馏水、酒精三番五次地冲洗。直到洗得干干净净了,这才拿去镀银。
用来做镜子的玻璃,还必须非常平滑。镜面不平,你对着它一照,哈哈,脸歪歪扭扭的,一副怪模样。上海“大世界”里的“哈哈镜”,就是用凹面的或者凸面的玻璃做的。
为了使镜子耐用,通常在镀银之后,还在后面刷上一层红色的保护漆。这样,银层更加不易剥落了。
一般的玻璃镜上,银层是够薄的了。然而,最近人们制成了一种新式的镜子——它的银层更薄,从它的一面看去是镜子,从另一面看去却是透明的玻璃。把这种镜子装在窗户、汽车上,从里向外看,可以看见窗外的一切。从外向里看,却看不见什么,只见一面面银光闪闪的镜子。另外,用这种镜子制造眼镜,夏天戴着可以减少强烈阳光的刺激,用来保护眼睛。
镜子——从水面,到青铜镜、银镜、钢镜,到镀水银的玻璃镜和镀银的玻璃镜,这算不算已是登峰造极、十全十美了呢?不!最近,科学家们正在试制着一种镀铝的玻璃镜,这样的镜子将比镀银的镜子更便宜、更耐用、更明亮。此外,人们还用金子、铝合金及其它金属,制成了黄色的、玫瑰红色、蓝色、绿色的彩色镜子。科学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镜子的历史也正在写着崭新的一页。
我热爱镜子,我赞美镜子,因为镜子永远是那样忠实,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你的脸上有没有污斑。
没有不能造的桥(科学小品)
茅以升
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了路,就要桥。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路,同时哪里也就可能有桥。人是需要桥的,同时人也能造桥。只要有能修的路,就没有不能造的桥。人能移土填海来修路,也能连山跨海来造桥。人们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就在修路造桥的工作上,也能充分表现出来,不但表现出和自然界斗争的集体力量,也表现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
桥是路的一部分,没有路,当然就没有桥;桥不能没有联系的路而孤立存在。桥的存在是为路服务的。既然是为路服务,就要能满足路的要求:第一,所有路上的车辆行人,都要能安全地、顺利地在桥上通过;第二,车在桥上走,要能和在路上走一样,不能因为过桥而使行车有所限制,比如减轻载重、降低速度、一车单行等等;第三,路上交通运输,总是天天发展的,路还可以跟着改造、加强,桥就不那么简单,一定要造得比路更为坚固耐久。满足了以上这些要求,桥和路才能成为一体,合为一家。否则那就是“路归路,桥归桥”,不能密切合作,共同为陆上运输服务了。
桥和路不但要为陆上运输而合作,它们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因为过河的桥,下面要走船,水涨船高,不但桥要造得高,而且路也要跟着高。桥在过河的地位上要服从路,路在两岸的高度上,也要迁就桥。桥和路都是越高越难造的,但是为了行船方便,就把困难留给自己。桥和路跟船合作得好,这个困难就解决了。
不论行车或走船,总不要因为过桥而使人感到不适,或是激烈震动,或是骤然改变方向,使桥形成一个“关”。如果车在桥上走,如同在路上走一样;船在桥下过,如同河上没有桥一样;有桥恍同无桥,这种桥就算是造得真好了。但是,对行人来说,有桥也并非坏事,能在一座桥上走走,饱览河上风光、两岸景色,岂不令人心旷神怡!
从走车、行人的观点看,桥就是一种路。不过这种路不是躺在地上,而是跨过一条河道或是横越一个山谷的。因此,桥是从地上架起来的一条空中的路;路在空中,当然问题就多了。这条空中的路,一般只是跨过一条河,或者越过一个山谷,或者与另一条路立体交叉,它的长度,总是有限的。但如高架铁路或高速公路,因为架在空中,虽名为路,但实际是桥,以桥代路。这“桥”的长度,就大得可观了。
一座桥所以能成为空中的路,因为在两岸桥头,它有“桥台”,在河道水中,它有“桥墩”,有了“台”和“墩”,才能架起桥身(名为“桥梁”),三者联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座桥。桥墩有两个问题,一是妨碍航运,一是阻挡洪水,所以一座桥的桥墩,愈少愈好,然而桥墩少则每孔的桥梁必长,如果一座桥的桥墩和桥梁的造价略相等,这桥才算是经济的。这就牵涉到造桥过河的地点问题,是要桥的位置服从路的线路,还是路的线路服从桥的位置?这必须全面权衡。
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有一个重大的特点,即不但要力求经济,而且要绝对保证安全。假如一座造成的桥,因为承载车辆过重,或者行车速度太快,或者洪水、地震、台风等等影响,以致桥身断裂,坠入河中,则对生命财产的损失,何可胜计!
桥,不论它的长度多长,都不足显示它的技术优点;足以显示它的技术优点的是桥的“跨度”,就是一座桥架在两头支座之间的架空长度。一座桥就像一条板凳,板凳两条腿之间的架空长度就叫做跨度;几条板凳,头尾相连,就构成一座长桥。板凳虽多,它的强度仍只是决定于一个板凳的长度。
板凳就是一座“桥梁”的简单模型。板凳的板,好像是桥的“梁”;板凳的腿,好像是桥的“墩”;桥凳的脚立在地上,就好像是墩建筑在“基础”上。“梁”、“墩”和“基础”,构成一座桥梁的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构成不同类型的桥。
“梁”是承托铁路或公路“路面”的建筑物,是直接受到桥上车辆行人的“荷载”的(重量和振动)。最简单的“梁”,是几座既平且直的“板梁”,架在两头桥墩上。这种“板梁”的“跨度”不可能太大。要加长“跨度”,就要把“桥梁”的板,改成各种“结构”来承担“荷载”。所谓“结构”就是用许多“杆件”拼成一种梁。比用平直的“梁”更为经济的办法,是把梁“拱”起来,让它向上弯成“拱”,在“拱”的下面或上面安装路面。这就形成一座“拱桥”。更经济的办法是用“缆索”跨过两岸上立起来的高塔,把缆索的两头锚定在土石中,然后从“缆索”上悬挂起路面,就像在一根绳子上吊起洗的衣服一样。这种桥叫做“吊桥”。“梁桥”、“拱桥”、“吊桥”,是桥梁的三种基本类型。我国几千年来,就造过无数的这三种桥。
福建泉州的“洛阳桥”是宋代(公元1059年)建成的石板“梁桥”,总长834米,有47孔,每孔“跨度”16米左右,用长条石块,架在桥墩上作路面,桥墩下的“筏形基础”设计,比外国的早800年。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隋代(公元605年左右)建成的“石拱桥”,只有一孔,“跨度”长达37.4米,建成至今虽已1300多年,但它的雄姿仍然不减当年,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四川泸定县的“泸定桥”是清代(公元1706年)建成的铁索“吊桥”,跨度103米,是1935年我英雄红军长征路上强渡“大渡河”的革命纪念地。以上三座桥是我国古桥中三种基本类型的代表作。其他名桥,书不胜书。
我国自从有了铁路,就有了新式的钢桥和钢筋混凝土板,桥的结构也有了多种形式。解放前,滔滔长江,没有一座桥;滚滚黄河,上面也只有三座桥。解放后,我国桥梁建设,日新月异,长江上先后有了武汉、南京等铁路公路联合大桥,黄河上造了二十几座桥。其他大小河流上的铁路、公路桥,遍布国内。它们的形式和古桥一样,基本上仍是这三种,即梁桥、拱桥和吊桥。但每种都有创新,如武汉、南京长江大桥都是三孔钢梁首尾连成一联的“三联连续桥”。又如许多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中,造成“双曲拱”的形式。所有这些新结构的目的都是为了节约材料并增加安全度。其方法是控制材料的变形,不使之超出限外。
板凳的板上站了人,板就要向下微微弯曲,这时板的下面就要被拉长,上面就要被压短(这可以用简单试验来证明),但板的材料(木、石或其他)是要抵抗“变形”的(这是所有材料的特性)。抵抗被拉长时,就有抗拉“应力”;抵抗被压短时,就有抗压“应力”。比如石料,抗压强度大大超过抗拉强度,因此如果把梁做成拱形,在担负“荷载”时这拱就要被压短(也可试试看),引起材料的抗压应力,而这正是由石料的抗压强度来决定的。同时,拱不大可能被拉长,这就避免了材料的弱点,所以“拱”比平直的“梁”更经济。同样的道理,一条绳子只能被拉长而不能被压短,如用钢缆把桥的路面吊起,就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抗拉强度,同“拱”能充分发挥石料的抗压强度一样。但钢的强度比石料大得多,所以“吊桥”跨度可以比“拱桥”跨度大得多。
一座桥的形式决定于所用的材料和材料做成的“结构”,要加大“跨度”,就要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而克服它的弱点。
桥墩是桥梁的支柱,桥上车辆的重量和振动影响,都要通过桥梁而达到桥墩,再加桥梁和桥墩本身的重量,以及桥上风力、桥下水力等等,桥墩的负担,可就不轻了。不但如此,桥墩这个支柱,有一部分是在水里的(越过山谷的桥的墩,有时也有小部分在水中),而水是很难对付的。因此,建设桥墩的材料,既要有强度,还要能抗水。当桥梁在承载过程中变形时,桥墩也跟着变形,不过这个变形,主要是压缩,因此桥墩的材料必须要有较大的抗压强度,但它的结构形式却比较简单,重要的是,桥墩要“立”得牢,桥梁才能“坐”得稳;要桥墩立得牢,就要有坚强的“基础”。
桥梁基础是把全桥上的重量和一切振动影响传达到地下的一个结构。它是桥墩的“脚跟”,是全桥和地下联系的一个“关键”。因此,它必须建筑在石层或坚硬土层上面。当它在受到桥墩向下压迫的作用时,除了自己压缩变形以外,还会使下面的土石层跟着变形。由于土石层的变形,基础、桥墩以致整座桥梁都会跟着慢慢移动。这种移动,名为“沉陷”。这对桥梁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桥都有沉陷,但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并使它平均分布,以免桥墩倾斜。
基础的类型也很多,最简单的方式是水中“打桩”,把“桩”打到石层或坚硬土层上,然后在桩上造起桥墩。在水深的地方,可以采用“沉井”、“沉箱”或“管柱”,就是把预制的“井”、“箱”或“管柱”沉到石层和坚硬土层上,再在它们里面或上面筑桥“墩”。南京长江大桥,水面距石层深达73米,是世界上罕见的深水基础,曾经用了多种方法,才将桥墩建造成功。
桥同路要合作,桥本身的梁、墩和基础三部分更要密切合作。首先,每部分以及各部分“接头”处,都不能有薄弱环节;其次,各部分要配合得当,彼此协作,来发挥每个角落的最大强度;再其次,全桥的强度要分布均匀,薄弱环节固然不好,一处过分坚强,形成浪费,也不需要。一座桥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的,每个部件的强度与它的变形有关,而变形是可以测定的。凡是变形较大的地方都是薄弱环节。在一座桥的设计和施工中,都应当使这座桥在车辆走动、载重增加时,处处只有最小的变形。从全桥和各部件变形的大小,就能看出这桥的技术水平。桥梁技术的发展,就是要以争取全桥整体的和局部的最小变形为方向。但是无论设计施工如何完善,总有估计不到的因素,桥在建成后也会遇到不测的袭击。如地震,这里就要依靠桥的本身潜力来抵抗了。原来在任何建筑物中,按照自然法则,在必要时,较强的部分都适当地帮助较弱的部分,自动调剂。也就是,各部分的变形,如果忽然过多或过少,它们会互相调剂,均衡力量,使全桥的变形仍然达到最小的限度。只有在这个变形超出“安全度”的时候,这个建筑物才会遭到破坏。这个建筑物的自动调节的性能,就叫做“整体性”,对于它的安全是很重要的。充分发挥整体性的作用,也是桥梁新技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
桥梁技术中有许多新的成就,这些新成就,帮助我们多快好省地把桥建成。所谓好,就是这座桥在任何情况下,将会有最可能小的变形和最可能大的整体性。
作为新技术的例子,现在来谈一个“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和小石块,在加水搅拌后浇灌到模板中,经过凝结而成的建筑材料。它的优点是抗压强度大,弱点是抗拉强度小。为了克服它的弱点,抵抗被拉长,就放进抗拉强度大的钢筋,成为“钢筋混凝土”。然而,就是这样,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还是抗拉不够。为了进一步加大它的抗拉强度,就把钢筋在混凝土凝结之前预先拉长一下。然后让钢筋和它周围的混凝土一同缩短,这样钢筋就恢复了原来的长度,并把混凝土压紧,产生抗压强度。这个预先被压紧的混凝土,在受到载重时,就能抵抗更多的拉长,也就是增加了它的抗拉强度。这个增加出来的抗拉强度是由于它预先有了压缩,有了抗压应力所以叫做“预应力混凝土”。用这种预应力混凝土,在工厂中预先制成结构中的部件,然后运往建桥工地,把各部件“装配”成型,这就成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用在较大跨度的桥梁上,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我国正在普遍推广。
在以前,一般大跨度的桥梁,都是采用钢结构的。但现在,很多桥梁已经用预应力混凝土来代替了。不过对于特大跨度的桥梁,还是非用钢不可,有时还要用高强度的合金钢。比如建造一座跨海的桥梁,每孔跨度长达一两公里,那就非用“钢索吊桥”不可。将来会有更新的建筑材料出现,如不脆的玻璃钢、合成的塑料、高分子聚合物等等,同时也将有更新式的结构来利用这些材料。由于这些材料的强度高而重量小,那时桥梁的一孔跨度和水下基础深度就会大得惊人。现在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桥是英国的恒比尔公路吊桥,跨度1405米;建造中的日本的明石海峡公路、铁路两用“吊桥”,跨度1780米;水下基础最深的桥是葡萄牙的塔古斯河桥,基础在水下79米。
最后,再谈一个极其重要的桥梁建设问题,那就是“造桥工业化”的问题。造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要从大量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资料中,根据交通运输的需要,作出设计,然后一面在水下建筑基础和桥墩,一面在工厂制造桥梁,最后再把桥梁安装在桥墩上。如果有大量的造桥工程,急待解决进行,就必须有一整套“工业化”的措施,这样才能做到多快好省。这一套措施有三方面:第一、设计标准化——对跨度相同、一般条件相同的桥梁,预先作出标准设计,根据需要,按照各种条件的“系列”(即等级层次),作出整套的标准设计;第二、器材工厂化——不论是石料、钢材或各种混凝土,都在工厂中,按照设计,预先制成部件,然后运往工地,装配成所需的结构;第三、施工机械化——造桥时要跟自然界各种不同因素作战,比如风浪中测量、深水下建筑、高空中吊装等等,这都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所能济事的,必须使用各式各样的机械,才能成功。这样的“三化”是桥梁技术现代化的新方向。
桥梁技术的成就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桥梁工程中的困难是没有底的。过去为什么人们认为桥难造?无非是跨度太大、基础深、波涛汹涌、对结构和材料的要求很特殊。但是,桥是人造的,人有了社会主义觉悟,勤学苦练,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不怕任何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人就有桥,世界上没有不能造的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