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科学浅说是知识性科普作品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规模有大有小,规模较大的多用于中高级科普作品,一般都保持了原有的学科体系,但回避了繁复的数学公式和深奥的专用名词及定理,用简明、流畅、生动的语言通俗地介绍某一个自然科学领域,必要时还要配以插图、照片、数据和表格等。如法国天文学家弗拉马里翁的《大众天文学》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该书全面地介绍了天文学的各个领域,附有大量精美的天体照片和科学插图,使读者爱不释手。该书于1880年初版,作者在生前就已修订再版20余次,现在已被译成几十种国家的文字。又如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的《物理学的进化》,通俗地介绍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知识,把相对论这一深奥难懂的理论讲得浅显明白。规模较小的一般登载在报刊杂志上,往往是一事一物的浅说、漫谈,短小精悍读者喜闻乐见。
【范例】: 飞得比声音还快 (科学漫谈)
史超礼
谁的速度快
快,是飞机的一个主要特点。
海上的巨轮,每小时行驶不过30多公里;陆上的快速小汽车,每小时也不过行驶140公里;都比不上空中的飞机。喷气运输机每小时能飞800到1000公里;超音速旅客机每小时能飞2100多公里,约为声音速度的两倍;有的喷气式战斗机,能以3倍的音速飞行。
从慢到快
1903年,飞机刚诞生,速度是很慢的,经过70多年的不断改进,才越飞越快。
飞机的速度是怎样提高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大车。想使一辆大车跑得快,车身要尽量做得轻,同时应该驾上力气大、跑得快的马。同样的,要想使飞机飞得快,就应该装上重量轻而马力大的发动机。
一直到30年代,飞机都是靠烧汽油的活塞发动机,带动螺旋桨产生拉力来飞行的。这种发动机,同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差不多。1903年第一次飞行成功的飞机,用的是一台活塞发动机,只有12马力,后来,活塞发动机的马力逐步增大到2000~3000马力。
要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除了增大发动机的马力,还得降低飞行时的空气阻力。顶着六级大风骑自行车,感到很吃力,还蹬不快,就是空气阻力太大的缘故。
早期的飞机是双翼的,两翼之间还有支柱和张线,整个飞机是方方楞楞的,驾驶员的坐舱是敞开的。飞行的时候,腿和轮子都露在外面。这些都造成了很大的空气阻力。
到四十年代前后,飞机已经由双翼变成了单翼,所有的支柱和张线都取消了。飞机的外形也高度流线化,坐舱加上坐舱盖,成了封闭的。飞行时腿和轮子都缩到飞机中。这就大大降低了空气的阻力。
一方面增大发动机的马力,一方面降低空气的阻力,到了三十年代后期,活塞发动机螺旋桨式飞机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700多公里的高峰。
再要提高习行的速度,依靠活塞发动机加螺旋桨就不能胜任了。因为要加大马力,活塞发动机的重量就会变得太重,个头也变得太大,以至使飞机又大又重,无法进一步提高速度了。
30年代在德国和英国都进行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设计、试制和实验。这种发动机的推力大,重量轻,而且不要螺旋桨。1939年8月27日德国首先试飞了第一架用这种发动机推进的喷气飞机。从40年代起,世界上就出现了第一批喷气飞机,把飞机的速度提高到每小时约900公里,接近音速。
碰壁——音障
然而,也就在这相同的时期,飞机速度的提高碰了壁。
当时飞机平飞时的速度最快大约可达每小时700多公里。如果飞机从高处向低处猛冲,速度还要快,接近声音的速度。
新的问题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驾驶员常常发现,飞机的翅膀和尾巴都会抖动得很厉害,飞得也很不稳,甚至会失去控制。抖动太厉害的时候,翅膀或尾巴甚至会破裂、断掉,使整个飞机摔得粉身碎骨,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音障”,并且错误地认为飞机的速度达到音速这么快,就算到了“极限”。
情况果真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的。这只是人们对发生这种现象的规律和原因还没有认识,还在必然的王国里感到迷惘,还没有获得走出这必然王国的自由。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对事物的认识逐步加深,认识到“音障”不过是飞机在跨越音速时,飞机上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阻力。
这种阻力叫做“波阻”。它同飞机低速飞行时的阻力不同。所以产生波阻,是由于飞机上出现了“激波”(又叫“冲波”)。
激波和波阻
激波是怎么一回事呢?它又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呢?
这得从声音怎样产生谈起。人拉小提琴的时候,琴弦振动,压缩附近的空气,便产生了一疏一密的音波。音波在空气中向四面八方扩散传播,它传播的速度就是音速。在地面一般情况下,音速大约等于每小时1200公里。音速的大小是有变化的,与空气的稠密程度和温度有关系。空气越稀薄或者温度越低,音速就越小。由于高空的空气稀薄,又冷,所以高空的音速比地面的音速小。
飞机飞行时和琴弦的振动一样,也压缩前面的空气,形成一种波。这种波和音波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人听不到声音。因为人耳的鼓膜所能感受到的振动有一定的范围。如果空气振动每秒在20到20000次之间,人就能听到声音;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对人耳来说都是无声的。人虽然听不到,可是振动仍然存在,而且以音速同样的速度传播。
如果飞机的速度比音速小,它前面的空气受到压缩,虽然也产生象音波那样的波,但是总跑在飞机的前面,好象“通讯员”似的,沿途“通知”前面即将被飞机碰上的空气,叫它们“让路”。因而飞机前面的空气能够比较柔和地绕过飞机向后流去。
飞机飞得比声音还要快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因为飞机造成的波总是落在飞机的后面,起不到前面所说的“通讯员”的作用。飞机前面的空气来不及让路,受到突然的冲击而被紧密地压缩在一起,堆积起来形成一个很薄的波面,老是“钉”在飞机的前面。这个波面就被人们叫做激波。随着激波的形成而产生的阻力,就叫做波阻。这种阻力一般都是很大的。
超过音速
要使飞机比声音跑得快,突破“音障”大关,必须克服波阻。
喷气发动机的出现,在动力方面为突破音障打下了基础。
因为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式的飞机,当飞行速度加快的时候,螺旋桨旋转时桨叶尖处的速度也加快,如果桨叶尖端的速度超过音速,也会产生激波和波阻。而喷气发动机不但能提供加快速度的动力,还可以避免螺旋桨叶尖端产生激波和波阻的问题。第一次超过音速飞行的飞机就是用液体火箭喷气发动机推进的,时间是在1947年10月4日。这架飞机当时在12800米高空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078公里,相当于音速的1.015倍。
最初的喷气式飞机在外形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它们的翅膀都是平直梯形的,这对突破音障也是有防碍的。经过研究,把飞机翅膀改成后掠式的,好象剪水飞行的燕子那样。空气碰上在前进中的飞机翅膀,便斜向沿着翅膀流动开去。这样就推迟了激波的产生,也降低了波阻。
1947年。出现了后掠式翅膀的喷气式战斗机,飞机的速度提高到每小时约1050公里,几乎等于音速的百分之九十几。又经过几年的改进,到1953年,实战用的喷气战斗机终于突破了音障,超过了音速。
今天,三角翼喷气战斗机的速度已达到音速的2~3倍。还出现了能飞几千公里的超音速喷气轰炸机。甚至超音速旅客机也在地球上作跨越海洋、横贯大陆的飞行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