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令)的作用 1.用于发布重要法律、法令,规定重大的行政措施。1987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为发行新版人民币下达的《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是用来公布重大行政措施的。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是用来发布重要法律的。2.用于嘉奖、惩戒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如1982年8月12日,国务院发布“嘉奖令”嘉奖了勇于与劫机歹徒搏斗的中国民航兰州管理局第八飞行大队杨继海机组,授予杨继海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的称号。在实际工作中,颁布性命令用得较多,事项性命令和奖惩令用得较少。奖惩令的篇幅可以略长一些,颁布性命令等都要求写得简短、明确。(陈学璞主编:《干部写作教程》)
命令(令)的种类 (一)按其作用,命令(令)可分为三种:(1)公布令:用于颁布重要法规、决定和条例。例如:1987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发布的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九号)。(2)行政令:主要用于对重大紧急事项作出强制性行政规定。例如: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有时这种命令也可以以通令形式出现。如1984年4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通令》。(3)嘉奖令:它是用以表彰有功人员的文件,有的由国家行政领导机关发布,有的由党与其它领导机关联合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领导机关一般不用嘉奖令,通常用表彰性的通报代替。(刘南、孙希善主编:《文秘写作学》)(二)命令(令)可分为公布令、授勋令、指挥行政令以及特赦令、戒严令、动员令等,这些命令(令)大体又可分为带附件的(如公布令)和不带附件的(如指挥行政令等)两类。(郑怀义、段柄仁:《机关应用文写作》)
命令(令)的格式及例文 命令(令)的常规结构由标题、正文、签发人和日期等部分组成。1.标题的写法主要有三种:(1)标明命令(令)的性质和文种。如《嘉奖令》,其中“嘉奖”限定了命令的性质,“令”是文种。(2)写明发布命令(令)的机关(包括个人),发布命令(令)的事由和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发布新版人民币的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发布命令的机关,“发行新版人民币”是发布命令的事由,“命令”是文种。(3)写明发布命令(令)的机关(含个人)和文种,或者写明发布命令(令)的机关和事由,个别的只写明发布命令(令)的事由。由上可见,命令(令)的标题的写法是比较灵活的,起草命令(令)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标题的表达形式。2.命令(令)的正文是命令(令)的主体部分,由于各种命令(令)的内容、性质、作用不同,正文的写法也不同。(1)颁布性命令(令)的正文,一般文字都不多,但内容却有三项:一是颁布对象的名称和颁布该对象的依据,二是颁布的决定,三是执行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三号)的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一九八六年九月五日通过,现予公布,自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通过”一句,写的就是颁布对象的名称和颁布的依据,“现予公布”是颁布的决定,“自……起施行”是执行要求。(2)事项性命令的正文一般要写明命令的依据,命令事项的具体内容和执行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第一段便是发布命令的依据,紧接依据之后,用“现决定”作为承启用语,引出后面的具体内容和执行要求。(3)奖惩令的正文要写明奖惩的原因(包括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意义;反面典型的错误事实、根源、后果)、奖惩的决定、奖惩的希望等。这种命令(令)的内容较丰富,篇幅稍长,如表彰杨继海机组的《嘉奖令》,第一、二两段是嘉奖原因,第三段是嘉奖决定,第四段是嘉奖希望。3.署名和日期也是命令(令)的组成部分。命令(令)应由国家领导机关或国家领导人签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务会、人大委员长、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可以发布命令(令),党的领导机关一般不单独发布命令(令)。多数命令(令)都在正文之后署名和写日期。
命令(令)的写作要求 《周易》说:“慎乃令出,令出惟行。”命令的写作要求是:行文简短扼要,文风严肃庄重,语气坚决有力,不允许使用模棱两可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
【范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四十三号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已经一九八九年十月十三日国务院第四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总理 李鹏
一九八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一九五九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以来,全国推广米制、改革市制、限制英制和废除旧杂制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为了贯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适应我国国民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扩大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在采用先进的国际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我国的计量单位,经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日国务院第二十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计量局《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请求》、《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现发布命令如下:
一、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附后)。
二、我国目前在人民生活中采用的市制计量单位,可以延续使用到一九九〇年,一九九〇年年底以前要完成向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农田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改革,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改革方案,另行公布。
三、计量单位的改革是一项涉及到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事情,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充分重视,制定积极稳妥的实施计划,保证顺利完成。
四、本命令责成国家计量局负责贯彻执行。
本命令自公布之日起生效。过去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命令有抵触的,以本命令为准。
嘉奖令
中国民航兰州管理局第八飞行大队杨继海机组,1982年7月25日驾驶民航伊尔十八220号机执行西安至上海2505航班任务,在飞临上海附近上空时,机上5名歹徒突然采用暴力手段劫持飞机。杨继海机组怀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证旅客安全的责任感,临危不惧,坚定沉着,配合有方,在地面正确指挥和机上旅客的协助下,与歹徒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搏斗,终于战胜歹徒,飞机载着全部中外旅客在上海虹桥机场安全着陆。他们在当地人民政府和驻军的配合下,粉碎了一起劫机的严重事件,谱写了我国民航反劫机的一曲胜利凯歌。
杨继海机组的英雄事迹,体现了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坚定立场,体现了他们为确保旅客安全、为维护祖国声誉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的高尚品德,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争了光。
为表彰这一英雄事迹,国务院决定授予杨继海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的称号,给机长杨继海记特等功一次,授予反劫机英雄称号,给副驾驶阎文华,机械员刘兆贤、报务员苗学仁、领航员黄振江、乘务分队长许克敏各记特等功一次,给乘务员盖生兰、贾志梅各记大功一次,给杨继海机组8位同志各晋升一级,并分别给予奖金奖励。
国务院号召民航全体空勤人员和广大职工向英雄的杨继海机组学习,兢兢业业,戒骄戒躁,提高警惕,做好工作,确保飞机安全,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国务院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