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叙,就是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
要,插入一些有关的情节,然后,接着原来的线索,继续进行叙述。插叙,
不仅适用于记事,也适用于其它记叙文。插叙的内容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插进对有关事件的回忆和追溯。这种插叙又叫追叙。
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回忆“我”与闰土儿时交往
的几件事,听闰土讲捉小鸟雀,到海边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用的就是这种插叙。这样写,使机智勇敢、知识丰富的少年闰土与骨瘦如柴、麻木不仁的成年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是万恶的旧社会把人变成了“鬼”,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烈愿望。
二、插进出场人物的身份、性情等。
在《故乡》一文里,当母亲向“我”介绍来人“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作者插叙了一段话:“我孩子时间,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通过对杨二嫂20年前身份、外貌、性格的描述,跟眼前的杨二嫂进行对比,把杨二嫂久经世故和市侩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插进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某一事物的来历。(见例文与简评)
四、用插叙对某一情节作解释或说明。
在《一分试验田》里,作者对于彭总积肥的事情作了生动的叙述:
为了积肥,彭总想了很多办法。他到处收集人粪尿,还下水塘去挖塘泥。一天早晨,有人跑来
告诉我,彭总下水塘捞鱼去了。我赶忙跑去,只见彭总卷起裤腿,两腿沾满了泥,身上也弄脏了,正
踩着塘边的浓霜,提着一筐塘泥走上岸来。我跺着脚大喊:“咳!这么冷,小心您的脚”
彭总的脚在西北战场上冻伤过。那是打过了一场大仗,一个战士困极了,倒在雪地里就睡着了。
彭总把大衣脱下来盖在战士身上,没想到自己也倒在雪地里睡过去了。这些年来,每逢气候突然变化,
他的脚就肿胀酸痛。
天这么冷,他下水去挖塘泥,怎么受得了!我赶上去夺过他手里的筐,劝他说:“快洗洗脚,
把鞋穿上吧,老总!”彭总朝我一个劲儿地挥手:“你不懂!你不懂!干活儿不会冻脚,停下来才要
冻坏哩。”说着又跑去捡工具。我看见他那双赤脚站着直打颤,连忙脱了鞋袜下了水塘。一会儿,大
家也来了,帮彭总把塘泥运上了岸。彭总累得满头大汗,望着一大堆塘泥说:“池塘挖深了,肥料也
有了。今天一天就能晒个半干,把它上到咱们的一分试验田里,肥得很哩。”
当作者看到彭总站在水里挖塘泥时,为什么跺着脚急得大喊“小心您的脚”呢?作者用一段插叙讲明了彭总的脚在西北战场上冻伤的经过。插叙的内容,揭示了彭总这位久经沙场的战将爱兵如爱子的崇高品德,跟上下文联系起来看,又揭示了这位开国元勋在年迈体衰时仍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
记事时用到插叙,可以使内容表现得更充实,避免平铺直叙。可使情节更充分,人物形象更丰满,可以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深刻。
运用插叙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插叙的内容一定要跟文章的主要情节或中心思想有关,不能到处乱
插;
2.插叙的内容要简短自然,要跟原文的意思连贯起来,不能喧宾夺主;
3.插叙完后,一定要回到原本事件的记叙上,要使文章的衔接自然。如果抽掉插叙部分,上下文照样能够连贯起来;
4.插叙部分的起止一定要交待清楚,承接要自然。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