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作文训练是:“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重点部分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
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物是很多的,但是要通过一个事物来说明一个道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区别于其他相类似的事物的特征,都有给人印象最深、最鲜明、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这就是特点。我们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就要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具体的观察,“要借一个事物来说明一个道理”,就要抓住这个事物的形状、性质、功能或形成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过程等,进行联想,来阐明一种道理。也就是说,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并且,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内到外等想开去,想出一个道理来。
如《落花生》一课,就是从“落花生”的生长特点与它的用处,说明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的。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找它们的异同。发现这些水果把果实高挂枝头,使人爱慕;而花生却使人不能立刻分辨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然后说明: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个道理来启发教育孩子们。从中我们学到了在观察中,通过思考、比较求异来抓住事物的特点,然后进行联想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方法。
又如《旧居,那片黄花》的作者,从地环冲破阻力顽强不屈地伸展、不怕曲折破土而出的特征,联想到不怕曲折、顽强地生长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个目标,从而说明,“它能冲破阻力,是因为它有一个奋斗目标”这个道理。小作者写道:
于是,我们全家人开始挖地环,哥哥挖,我往筐里捡。爸爸说:“要往深处和远处挖,地
环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了要生长,为了要结果实,它不管泥土多么硬,总要顽强不屈地伸展,它的根
不断地往泥土里钻,哪怕是石头缝,它也要挤进去结果。”我和哥哥按照爸爸的吩咐去找,在石头和
石头交接的缝里,果然找到了许多地环,我们收获了满满一大筐。
当我们吃着妈妈腌的香脆的地环咸菜的时候,哥哥说:“妈妈,我们没留几个大的做种子。”
“不用留。”妈妈说,“它的果实到处都是,你是捡不净的,它的果实是不怕冬天的寒冷的,
第二年春天就会长出许许多多的地环苗,所以你们要像它那样,只要不怕困难,顽强地同困难作斗争,
将来就会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当春天又来临的时候,地环苗悄悄地钻出地面,有几棵竟隔着砖墙钻到邻居家的小院里生长起
来。地环又给我家小院披上了绿装,当秋天来到的时候,无数朵金黄色的花又张开了笑脸
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这样的方法:选择熟悉的事物,从它的特征想开去,想一想它的特征可以说明什么道理,然后写下来。这次习作还要求“重点部分写详细些,其他部分写简单些。”
仍以《落花生》一课为例,课文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的事情,其中种、收、尝三件事写得比较简略,只着重讲了议花生,议花生中又把父亲的话作为主要的来写,这是因为作者想拿花生来比喻做什么样的人,而“议花生”正好从花生的好处谈到做什么样的人,所以作者把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来叙述。总之,确定和表现文章的重点,要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写文章的时候,要把那些最能突出中心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写,其他有关的内容可以放在次要地位简略地写,从而使文章做到主次分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