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怎么会“失手”

语文博士爷爷:

古诗《十七日观潮》的第二句是“瑶台失手玉杯空”。从课文的注解知道,“瑶台”是神仙住的地方。那么“地方”怎么能“失手”打翻“玉杯”呢?请您解释。致以

敬礼!

和平区昆明路小学姚牧之

牧之同学:

信收到了。你的问题,提得好。我们知道古诗的用字是有严格限制的,特别是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那几首诗,每句话有儿个字,每个字应该是什么音调,每句诗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什么,都是有规定的。

为了用有限的字反映广阔的内容,写古诗就不可能像写记叙文那样,交待得那么细致。在古诗句中,常常要省掉一些句子成分。比如“两个黄鹏鸣翠柳”,写的是两个黄鹏在柳枝上鸣叫。这句中哪个字表示“在”呢?没有,古人把“于”,也就是现代人说的“在”字省掉了。再如“十指不沾泥”指的是十指不沾泥的“人”,这里的“人”字也是有意省掉的。

讲到这里,牧之同学的问题就不难回答了。“瑶台失手玉杯空”可以理解为瑶台上的神仙们一失手,把玉杯打碎了。这是形容潮头突然散落、消失的诗句,其中省略了打翻玉杯的“群神”。

“省略”是古诗句的特色之一,它使诗句更简洁、凝炼。当然这也给小同学读古诗带来一些困难,但只要我们多读、多想,慢慢就会品出特有的“诗味”来。祝你学习进步!

语文博士马也

为您推荐

什么时候才用“隔音符号”

语文博士爷爷: 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隔音符号”的用法,比如“皮袄”的拼音写作“pī’ǎo”。但是,我也发现,有的儿童读物把“大皮袄”的拼音写作“dàpíǎo”,并没有加..

哪些字需要查“乙部”

河西区东湖小学刘巍同学来信说: 我在查字典时发现收入“乙”部的字中,不含“乙”的占多数。您能告诉我,查这个部的字,有什么特殊规律吗? 刘巍同学: 《新华字典》的“部首..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是我国唐朝人,这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小儿垂钓》是其传世之作。诗的大意是:一位头发蓬乱的农村小孩..

《题西林壁》是一首绝句名篇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一首世代传诵的著名抒情七绝。情真意切是抒情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本诗就较好地抒发了诗人王安石乘船..

是“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里有一篇课文《臭水洪变成林荫道》。这里的“荫”字用得对不对,是“林荫道”还是“林阴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查一查最有权威的1985年..

“氿”不是酒

街头巷尾,酒馆饭店,把“酒”字错写成“氿”的比比皆是。“酒”字的右半邻读作yǒu。“西”外再添三点,有人说表示酒流于坛外;还有人说这是酒香四溢的意思。后来,“酉”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