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才用“隔音符号”

语文博士爷爷:

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隔音符号”的用法,比如“皮袄”的拼音写作“pī’ǎo”。但是,我也发现,有的儿童读物把“大皮袄”的拼音写作“dàpíǎo”,并没有加“隔音符号”,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请您回答,并祝您身体健康!

和平区长沙路小学肖鑫

肖鑫同学:

感谢你提出了一个许多同学都关注的问题。要把你的疑问解释清楚,需要从给汉字注音的方式谈起。

给汉字注音或拼写普通话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字注音”,另一种是“按词连写”。

按字注音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加拼音,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分开拼写。例如:



这样写音节界限清楚,便于初学汉语拼音的人掌握。目前,咱们小学的拼音教材就采用这种写法。用这种方式注音的读物叫做注音式读物。

这样拼写,一个个汉字之间是断开的。如果拼音读物都按字注音,不但会把文章拉得太长,不便于阅读,也不符合拉丁字母的书写格式。所以拼写句子的时候一般要按词连写,就是把一个词和各个音节连起来,写在一起,词和词之间才分开拼写,例如:



用这种写法写的读物叫对照式读物。

按词连写,有时候会出现音节界限不清的现象。比如:míngé这两个音节可以谈成“民革”(míngé);也可以读成“名额”(mīngé);为了区别是“民革”还是“名额”就要加上隔音符号,如mín’gé(民革)或míng’é(名额)。

讲到这里,肖鑫同学提的问题已经基本讲清楚了。结论是这样的:用按字注音的方法给汉字注音,因为每个音节之间不相连,所以就不必加隔音符号;用按词连写的方法给汉字注音,由于可能发生音节界限不清的现象,所以在可能出现混淆现象的音节上要加隔音符号。因为你看的是注音式读物,所以当然没有隔音符号了。

你提的这种情况,在咱们的小学课本中也可以找到许多实例。比如第5册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亲爱”和“企鹅”两个词。因为课本采用的是按字注音,所以分别写成“qīnài和“qǐé”,而《现代汉语词典》是按词连写的,所以词典上写作“qīn’ài”和“qǐ’é”。

应该指出的是,按字注音只适合像咱们小学生这样的刚刚学习拼音的人,而按词连写才是给汉字注音的主要拼写方式,所以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教材就向我们简单介绍了隔音符号的用法。

肖鑫同学能够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来,说明他肯动脑筋。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多多提出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我们这个信箱真诚地愿意为同学们服务。祝肖鑫同学和关心这个信箱的所有小朋友学习进步!
语文博士马也

为您推荐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是我国唐朝人,这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小儿垂钓》是其传世之作。诗的大意是:一位头发蓬乱的农村小孩..

《题西林壁》是一首绝句名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吟咏庐山的绝句名篇。诗人从他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出发,运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勾画出了庐山千..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一首世代传诵的著名抒情七绝。情真意切是抒情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本诗就较好地抒发了诗人王安石乘船..

是“林荫道”还是“林阴道”

“氿”不是酒

街头巷尾,酒馆饭店,把“酒”字错写成“氿”的比比皆是。“酒”字的右半邻读作yǒu。“西”外再添三点,有人说表示酒流于坛外;还有人说这是酒香四溢的意思。后来,“酉”外的..

文章要用斧子砍吗?

有的人写完了文章希望别人修改,常说:“望斧正”。“斧正”就是用斧子砍削改正。有的同学问:“修改文章为什么要斧头砍削呢?” 原来,这是个比喻。“斧正”一词是从“运斤成..

学几个口语常用字

汉语语汇非常丰富。表述同一个事物,可以用好几个词,意思还不变。因而,变换一个说法,既能避免词语重复,又能增强语感,会产生独特的表达效果。如“练得差不多了。”“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