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最杰出的中篇小说, 是鲁迅于1921 年12 月至1922 年2 月写的《阿Q正传》.它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 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阿Q的典型.阿Q是上无片瓦, 下无寸土, 仅靠做短工度日的贫苦农民.他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甚至连姓名也没有.有一次他说自己似乎姓赵, 却被赵太爷训斥了一顿, 并挨了一记耳光, 地保还乘机敲榨了他200 文酒钱.他因没有家, 便向赵家女仆吴妈求爱, 却被赵秀才痛打了一顿, 并从此又失去了在未庄做短工的资格.他在现实处境中十分悲惨, 但在精神上“常处优胜”;尽管他受到沉重的压迫和剥削, 却始终麻木不仁, 且怡然自得, 自我安慰;他分明一贫如洗、孑然一身, 却偏要夸耀并不存在的“先前阔”和设想将来的“儿子阔”;他忌讳自己头上的癞疮疤, 却又认为别人“还不配”;他被别人打了, 却认为是“儿子打老子”;他被迫自轻自贱地承认别人打他是“打虫豸”, 但又认为他是天下“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他在无计可施时, 就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但认为这是自己在打别人;他被假洋鬼子打了之后, 便去摩小尼姑的头皮, 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一桩“勋业”而自我陶醉.辛亥革命的爆发, 刺激了阿Q那朦胧的阶级意识, 他也盘起了辫子, 并怀着既兴奋又好奇的心情去寻找革命党.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时, 他又感到十分的苦闷.不久, 赵家被抢, 阿Q终因赵秀才的诬告而被平白无故地绑上了法场被枪毙了.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憨厚, 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的“精神胜利法”, 既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后近代中国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表现, 又是阿Q本身的具体经历所决定的, 它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 使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他的“优胜记略”也不过只是充满了血泪和耻辱的奴隶生活的记录。
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当时社会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现象, 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 是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剧、封建统治阶级日趋没落, 在现实环境面前无可奈何的病态心理的表现.它烙上了民族耻辱的深湛的印记.鲁迅通过阿Q的悲剧, 指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看到了农民是要革命的重要力量, 同时又抱着“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态度, 揭示了贫苦农民的愚昧和落后, 并借此批判了“国民的弱点”和以“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的劣根性, 从而激起了人们的觉醒和抗争。
小说在十分广阔的历史背景上, 写出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 并且直接联系到了农民群众要求解放的问题.阿Q的命运是和辛亥革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阿Q被送上法场, 辛亥革命也同时被送上了法场, 枪声一响, 这个革命的生命便和阿Q的生命一起结束.鲁迅告诉我们: “中国倘不革命, 阿Q便不做, 既然革命, 就会做的.”这里使我们看到了作者在严峻的现实主义原则中的历史乐观主义精神.阿Q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小说问世以后,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迄今, 作品已有近40 种文字的译本在世界流传。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