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在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的影响下,由朱作同、梅益、戴平万、林淡秋等人发起的。
它与《中国的一日》不同的是,选定1937年“8·13”到1938年“8·13”的任何一天为写作内容,因此,“上海一日”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上海一年”。“8·13”是上海军民抗战的开始,它“用沸腾的热血写下了自己民族抗战史灿烂的第一章”,因此富有特殊的意义。征文从消息发出后到截止的一日,共收稿件近二千篇,约四百万字。
作者达数千人,其中有学生、教员、小职员、兵士、工人、演员、家庭妇女、舞女、女招待、妓女等,差不多什么职业都有,特别是当时的难民不在少数。
经过编辑的努力,选取近五百篇,一百万字,于1938年10月由上海华美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分四部:第一部描写前线动态及其他军事活动,第二部描写死里逃生,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难民生活,第三部描写战时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第四部是各阶层人们在这动乱的一年中个人遭遇的写照。
这一年“民族敌人的残暴,汉奸国贼的无耻,堕落青年的荒淫,‘大时代的小人物’的彷徨与苦闷”都得到了反映,因而形成了一部“上海社会空前未有的奇观”。(参见编委会:《本书编辑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