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施蛰存在回答《大晚报》“要介绍给青年的书”的问题时,推荐了《庄子》与《文选》两书“为青年文学修养之助”。
早在二十年代,鲁迅就在《青年必读书》中主张青年“少读”或“不读”中国的古书,在《写在〈坟〉的后面》里,鲁迅主张作文“不必硬在旧书里讨生活,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在施蛰存发表上述主张之后,鲁迅和施蛰存之间发生过争论。鲁迅收在《准风月谈》中的《重三感旧》,《“感旧”以后(上)》,《“感旧”以后(下)》、《扑空》,《答“兼示”》,《中国文与中国人》,《反刍》,《难得胡涂》,《古书中寻活字汇》等都是这方面的文章。鲁迅在这些文章中批评了当时文化界的种种复古倾向,坚持文学革新的立场,表现了他对青年的关怀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