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庄子》和《文选》的争论

1933年9月,施蛰存在回答《大晚报》“要介绍给青年的书”的问题时,推荐了《庄子》与《文选》两书“为青年文学修养之助”。

早在二十年代,鲁迅就在《青年必读书》中主张青年“少读”或“不读”中国的古书,在《写在〈坟〉的后面》里,鲁迅主张作文“不必硬在旧书里讨生活,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在施蛰存发表上述主张之后,鲁迅和施蛰存之间发生过争论。鲁迅收在《准风月谈》中的《重三感旧》,《“感旧”以后(上)》,《“感旧”以后(下)》、《扑空》,《答“兼示”》,《中国文与中国人》,《反刍》,《难得胡涂》,《古书中寻活字汇》等都是这方面的文章。鲁迅在这些文章中批评了当时文化界的种种复古倾向,坚持文学革新的立场,表现了他对青年的关怀和爱护。

为您推荐

《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的出版

《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是阿英以“南强编辑部”名义编辑的我国第一部冠以“报告文学”名称的作品选集。 1932年4月由上海南强书局出版,全书分六辑,收作品28篇。书前有阿英的“..

太白社与“论语”派关于小品文的论争

三十年代初,以鲁迅和瞿秋白为代表的革命战斗杂文滋荣繁盛,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而以林语堂和周作人为代表的主张“自我”,“闲适”的小品文也相当风行。 它们代表了当时杂..

三十年代关于杂文价值的论争

三十年代初,因鲁迅和瞿秋白等的创作实践和大力推进,战斗杂文蓬勃发展,日见斑斓。 这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注意,也招来了一些资产阶级文人的反对。1934年9月,林希隽在《现代》..

《申报·自由谈》的革新与影响

文艺通讯员运动

文艺通讯员运动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产物。 苏联十月革命后,重视在工农大众中培养自己的作家,而文艺通讯员运动是从工农大众中培养自己的作家的最好的办法。二十年代末、三十..

“左联”提倡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在我国的大量兴起,是由“左联”提倡的。 1930年8月4日“左联”执委会的决议第一次提出:“创造我们的报告文学(Reportage)吧!这样,我们的文学才能够从少数特权者的手中解放..

鲁迅《野草》的发表与影响

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所收23篇作品,连同《题辞》,陆续发表于《语丝》周刊。 《语丝》自1924年11月17日创刊后,鲁迅在为之写作大量犀利泼辣的杂感文的同时,从第3期(12月1日)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