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作。
初载于1942年5月14日延安《谷雨》第5期,收入1984年3月湖南人民出版社版《延安文艺丛书·散文卷》。1942年,在延安有过关于杂文的争论。
有人认为延安是光明的革命圣地,木需要杂文了。
萧军认为:“杂文还废不得”。
此外,他还就杂文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杂文作为文体是“‘随笔’的后身。”但现代杂文和古代随笔有不同,它已走出“消极的个人感情散步的狭小的花园”,而担负起“对整个社会的污暗面近乎全面战斗的任务”,杂文“虽然不能代替创作”,“却也应该是一种‘创作’。如果写得妙,它也具备着形象性和典型性的。
”杂文在“形式”上比“孙猴子的七十二变”还要多,手法上极端灵活,可以自由运用“诗歌、小说、戏剧、论文”的各种“手法”。萧军把杂文比为利剑,“剑的刃是有两面的”,一面斩杀敌人,一面“割离自己的疮瘤”。萧军把鲁迅杂文作为学习的典范,他强调主要应该学习鲁迅“及时磨练武器的精神,精通武艺的精神,临敌无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