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报告文学

周立波作。

发表于1936年4月25日《读书生活》第3卷第12期。这是继阿英《从上海事变说到报告文学》一文之后,又一篇报告文学的重要理论文章。

作者是我国最早翻译现代报告文学奠基人基希《秘密的中国》的译者。

文章阐述报告文学在现代中国的重要意义,“要是报告文学真正能够成为我们一代人的真实生活图画的时候,就是将来,也还有价值”。

并根据基希报告文学的特点,指出报告文学“在科学的意义上讲”,每一篇都“可以说是一种绵密的社会调查”。因此,作者不能是“假意的旁观者”,他除了对事实作“全面的研究和调查”外,还必须“站在现实的高处,架起他的望远镜”,反映事件发展的趋向。文章还指出:“正确的事实,锐利的眼光,抒情的幻想,同是基希报告最紧要的要素”,“基希的作品,无疑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模范”。这对我国当时正在兴起的报后文学写作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为您推荐

最早的报告文学集-《俄乡纪程》

最早的报告文学集, 是瞿秋白 (1899—1935) 于1920 年至1922 年在苏联所写的《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它们也是最早反映社会主义国家情况的散文集.作者怀着对社会主义苏联的向往和..

抗战初期关于报告文学的讨论

文艺通讯运动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写作,因而报告文学成了抗战初期文学创作的“主流”。 但报告文学(主要是文艺通讯)的写作出现了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因而被称为“抗战八股”。..

《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的出版

《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是阿英以“南强编辑部”名义编辑的我国第一部冠以“报告文学”名称的作品选集。 1932年4月由上海南强书局出版,全书分六辑,收作品28篇。书前有阿英的“..

“左联”提倡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纵横谈

何其芳作。 1946年11月27日作,收入1950年3月海燕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这篇论文首先指出抗战后期国统区报告文学“消沉”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当局掀起的“政治逆..

报告文学论

曹聚仁作。 1942年作,发表刊物待查,收入1979年10月香港三音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现代中国报告文学选》(甲编)。全文分“什么是报告文学?”“材料处理”和“艺术笔触——特写”三..

抗战以来的报告文学

以群作。 发表于1941年7月25日《中苏文化》第9卷第1期“抗战四年来之新文艺运动特辑”,收入1943年2月作家书屋出版社报告文学选集《战斗的素绘》(后改为《南京的虐杀》)一书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