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作。
初载于1928年《文学周报》第345期,又作为散文集《背影》的序文。本文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较早出现的一篇回顾和探讨新体散文的发达历史及其原因的理论文章。
作者高兴地看到“五四”以来散文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承认早期新文学各部门中,小品散文“最发达”。
在探讨现代散文特别发达的原因时,他不同意把它简单归结为作家“懒惰”与“欲速”的心理动因,而是联系我国散文艺术传统的深远影响,外国新思潮新文学的直接影响,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动和现代人思想观念、文学观念的更新,以及散文艺术的特长等多方面原因加以考察,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现代散文发达繁荣的必然性。
作者在肯定现代散文与传统散文的承续关系的同时指出二者的“精神面目,颇不相同”,说明现代散文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现代精神。在比较各种文学形式时界定散文的“选材与表现,比较可随便些”的艺术特性。这些论述较为深入地揭示了现代散文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经验,对于现代散文借鉴中外散文传统、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