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薪水

王了一作。

初载1944年3月26日《生活导报》第61期。后收入1949年上海观察社版《龙虫并雕斋锁语》。反映的是抗战后期国统区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公教人员领的薪水还不够买薪买水,生活苦不堪言,而另有一部分人或经商分得红利,或利用职权大捞油水的社会状况,表达了作者的不满。

文笔典雅、幽默,生动,且多引经据典,体现了学者型的散文家的本色。

为您推荐

领薪水

王了一作。 初载1944年3月26日《生活导报》第61期。后收入1949年上海观察社版《龙虫并雕斋锁语》。反映的是抗战后期国统区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公教人员领的薪水还不够买薪买水,..

花床

缪崇群作。 收入1942年8月文化生活出版社重庆版《眷眷草》。所写的是作者工作之余在冬天郊外的一次探寻。 在那些难得看见太阳的日子里,这里居然“满铺着一片金钱似的小花”,似..

风景谈

茅盾作。 初载1941年1月10日《文艺阵地》第6卷第1期。收入1943年2月桂林柔草社版《白杨礼赞》。文章描绘了沙漠驼铃、高原晚归、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园即景、北国晨号等6个“风景..

记左权同志

苏州拾梦记

柯灵作。 收入1941年9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版《晦明》。记叙的是作者在1937年春陪同母亲重返苏州寻访旧侣的经历和感受。由于母亲曾是“从一而终”的封建贞节观念的牺牲品,在守寡..

历史的窗纸

孟超作。 初刊于桂林《野草》月刊1941年12月第3卷第3~4合刊,署名东郊迪吉。这是孟超所写的最有特色的历史评论性的杂文之一。 作者抓住这样一个事实:某大学招生的历史试题为:..

巨像

聂绀弩作。 初收于1941年6月文献出版社《历史的奥秘》。本篇抒写了作者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强烈感受。文章委婉曲致,深挚诚恳。 先写解放区清晨生气勃勃的风光,回想起陷入敌人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