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

陆蠡作。

收入1940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版《囚绿记》。叙写作者旅居北平时出于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住进了一个窗外有着绿影的房间,并牵引进一枝常青藤来,以“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这被“囚”的“绿”因此而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得细瘦,变得娇弱,然而,它的尖端仍然固执地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它是多么执拗地向往着阳光和自然呀!在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的描写中,寄托了当时困居于孤岛的作者渴求解放的拳拳之心,表达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愫。本文托物言志,寓人生哲理于自然景物,描写细腻,语调亲切,富有情韵。

为您推荐

蛇与塔

聂绀弩作。 初载于1941年2月《野草》第1卷第6期。初收于1941年8月桂林文献出版社《蛇与塔》。 这篇杂文,使我们联想到鲁迅1924年10月和次年2月先后写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再论雷..

芦沟晓月

王统照作,初收于1940年1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去来今》。 本文先对“名标历史的胜迹”芦沟桥和桥下的流水,作了详尽的考证,指出他是顺天府的八大胜景之一。在淋漓尽致渲染芦沟晓..

记尚仲依教授

司马文森作。 连载于1939年12月16日和1940年1月1日的《文艺阵地》第4卷第4期和第5期,1940年4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在抗战时期一篇着名的人物特写。 尚仲依教授是抗战..

雨夜杂写

我歌唱延安

何其芳作。 初载于1939年2月6日《文艺战线》创刊号,收入1949年12月群益出版社出版的《星火集》第三版。这是作者1938年从国统区到延安后写的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给我们展现了一个..

随军散记

沙汀作。 作于1939年10年25日,初载于《星岛日报》时题名为《H将军在前线》;1940年11月知识出版社出版时,定名为《随军散记——我所见之一个民族战士的素描——他在前线的生活,他..

开麦拉前的汪精卫

黄钢作。 发表于1939年9月16日《文艺战线》第1卷第4期。它是作者报告文学的处女作,也是现代报告文学的名篇。作品选取了汪精卫到达重庆之后在各种公开场合的几个片断,犀利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