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粹刚之死

萧乾作。

作于1938年5月1日。收入1939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散文特写集《灰烬》。刘粹刚是抗战初期国民党空军爱国军人。他在接连七十多天的鏖战之中,击落敌机十三架。

作品真实地记述了这位爱国军人的片断事迹。他在一次带领三架飞机“掩护着一支英勇的生力军(按:指八路军),向着地面上的顽敌扫射投弹时”,其中一架因出故障而折回,他同另一架飞机途中遇敌人的地面射击,为了掩护同伴的飞机着陆,他放出了唯一的一颗照明弹,自己的飞机却因汽油“告罄”,不愿跳伞毁机,坚持到着陆时,保住了飞机,而自己却因“血管崩裂”而壮烈牺牲。刘粹刚的爱国精神十分感人。作者说:“刘粹刚毕竟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的空军驾驶员,他又是在支援八路军抗战的途中遇难的,是民族危机时刻共同御侮的一个范例。”(《萧乾选集(香港版)·自序》)作品还通过书信反映他年轻妻子对他爱国行动的支持。

“我不应再以私事来紊乱你为国御侮的心,”她期望刘粹刚在“杀退了矮奴,恢复我河山”,使中华民族“永存于世界的那一天”,“再娓娓清谈”。

全文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感情。

为您推荐

这里,生命也在呼吸

曹白作。 发表于1937年10月《七月》第1集第1期,收入1943年3月桂林星原书屋出版的散文报告集《呼吸》。作品描写了上海“八·一三”抗战初期难民收容所生活状况。 作者把那些不愿意..

古宅

柯灵作。 写于抗战之前。收入1939年7月上海世界书局版《松涛集》。 作者描写了故乡一座叫做“四家头”的古宅的衰亡。它的主人“曾经很阔”,而它至今仍然“庄严高大”,仍然神秘..

路亭

柯灵作。 写于抗战之前。收入1939年7月上海珠林书店版《望春草》,作者由通都大邑的行路之难联想到故乡常见的路亭,描写了它虽“破陋寒伧,貌不惊人”,但却给疲乏的旅人和劳碌..

竹刀

山水

李广田作。 写于1936年11月5日,最初收入1939年5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版《雀蓑记》。作者以对友人谈话的叙述方式,写出了平原居民对有山有水的渴望,并记叙了一个留存在平原人的记..

泰山风光

吴组缃作。 初载于1935年10月《文学》第5卷第4期,收入1935年12月文化生活出版社《饭余集》。这是三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篇优秀的特写。作品刻画了一幅奇特的、灰色的社会人生的画面..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宋之的作。 初载于1936年9月《中流》创刊号,是三十年代着名的报告文学之一。作品采用集纳新闻的手法,把作者的见闻与新闻消息集纳起来,反映山西太原在动乱年代统治当局对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