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刀

陆蠡作。

写于抗战之前。收入1938年6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版《竹刀》。本文是浙东山民生活的动人速写。先以平原景象的单调、平淡无奇来反衬山乡形势的奇丽和峻伟,并描述了这里世代以生产板炭为生的勤劳而又本分的山民生活,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美丽的传说;随后作者叙述了一个悲惨的“实际的故事”:由于市镇里的贪婪、狠心的商人霸住了板炭的行市,于是,一个年青的山民就用竹片削成的小刀刺进了一个木行老板的肚皮,他也因此而被捕。

作者以平和的山乡与险恶的市镇作对比,揭露的是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主题。本文在结构上层次分明而又曲折有致,语言奇丽,雅洁,或描写,或叙述,都富于浓郁的情思。

为您推荐

泰山风光

吴组缃作。 初载于1935年10月《文学》第5卷第4期,收入1935年12月文化生活出版社《饭余集》。这是三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篇优秀的特写。作品刻画了一幅奇特的、灰色的社会人生的画面..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宋之的作。 初载于1936年9月《中流》创刊号,是三十年代着名的报告文学之一。作品采用集纳新闻的手法,把作者的见闻与新闻消息集纳起来,反映山西太原在动乱年代统治当局对革命..

青纱帐

王统照作。 初收于1936年10月上海生活书店《青纱帐》。青纱帐就是高粱地,是北方原野中极普通的景观。 作者通过这司空见惯的景物,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注入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女吊

故乡的杨梅

王鲁彦作。 初载于1935年5月1日《文学》第4卷第5期,署名鲁彦。初收1937年4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版《旅人的心》,题目改为《杨梅》。 作者发挥了状物的才能,通过视觉、味觉、动态..

包身工

夏衍作。 初载于1936年6月《光明》(半月刊)创刊号。收入1938年4月广州离骚出版社出版的《包身工》一书。作品报道了上海杨树浦日商纱厂纺织工人的悲惨生活,通过她们生活片断的描写..

我们的抗敌英雄

高士其作。 初载1935年上海《读书生活》杂志第2卷第3期。初收入1936年4月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版《我们的抗敌英雄》。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深入浅出地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白血球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