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作。
初载1932年6月、7月、8月《现代》第1卷第2至4期。1936年5月上海今代书店结集出版。
长篇记行体散文,全文共3节。
第1节题为《一封信》,给“年青的朋友”介绍自己回乡途中在沪杭线火车上的见闻,谈到所谓《烧饼歌》、《推背图》、《中国预言七种》等“为悲愤的民众心理找一个‘定命论’的发泄和慰安”的“老东西”,批判了中国的封建小市民的政治哲学。第2节题为《内河小火轮》,写的是在小火轮上的所见所闻,其中记录了船上不同身份的人对淞沪抗战的各种议论,各自体现了他们对时局的不同态度,而对沿岸所见军营景象的描写,则与民众的焦灼与愤慨形成对比,揭示了“老百姓要的事,恰就是当局所勿要。”第3节题为《半个月的印象》,是对故乡——一个小城镇生活几个方面的速写。
这里有典当业的衰疲,有自耕农“丫姑老爷”的慢性破产,有小商人的穷于应付种种名目的“捐”和摊派等。本文展示了“一二八”后上海附近农村生活的种种面貌,指出战争影响于农村的是加速后者的破产。
全文是社会人生的大型速写,在结构上以回乡的时间顺序为经,以涉及的社会问题为纬,进而对乡村生活作了全景式的反映。长于社会性分析和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