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队

梁遇春作。

初载1930年8月16日《现代文学》第1卷第2期,初收于1934年6月开明书店出版的《泪与笑》。本篇是一首激昂的生活的颂歌,为梁遇春的代表作。作者崇拜救火夫的精神,他们在抢险时奋不顾身的“矫健身姿”,使自己愁闷顿消,以至于产生了当一个救火夫的“宏愿”,认为只有“他们才是真真活着的人们”,并进而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天下最大的快乐无过于无顾及地尽量使用己身隐藏的力量”。作者痛斥为一己私利的富翁,鄙视一味清高的隐士,而决心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信条,在人生舞台上充当一名重要角色。

废名在《〈泪与笑〉序》中说梁遇春的“文思如星珠串天,处处闪眼,然而没有一个线索,稍纵即逝。”本篇则以充当一名人类的救火者的主题贯穿始终,写得淋漓酣畅,既有生动的画面,又有感情的抒发,还有哲理之阐述,玲珑多姿,潇洒自如。

为您推荐

西湖的雪景

钟敬文作。 初收于北新书局1929年版《西湖漫拾》。这是二十年代末的散文名篇,传诵一时。这篇情思清朗的小品,从谈西湖的掌故发端,然后抒写自己的游程。作者渲染了遍地的白雪..

谈“流浪汉”

梁遇春作。 初载于1930年《语丝》第5卷5至6期,初收于1930年上海北新书局版《春醪集》。梁遇春的散文,一度曾经针对精神麻木、敷敷衍衍的人生态度,发出热情的呼吁。 他在本文中宣..

打狗释疑

林语堂作。 初收入1928年12月北新书店出版的《翦拂集》。1925年底,林语堂曾经在《语丝》上发表《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主张对失败者给予同情,“以今日的段..

黄昏的观前街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徐志摩作。 见1928年新月书店版《自剖》。这是一篇以内省和探求人生哲理为内容的抒情散文。作者逼视内心,展示的是现代青年的心之颤动。青年本持有天生的动的心态,趋于反叛,..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作。 见1927年新月书店版《巴黎的鳞爪》。作者自叙所写“一是我所知道的康桥的天然景色,一是我所知道的康桥的学生生活。”由于对别离了两年多的康桥和康桥留学生活的怀..

荷塘月色

朱自清作。 初载于1927年7月《小说月报》18卷7号,初收于1928年10月出版的《背影》。本篇是现代文学中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作者着力描写了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和荷塘四面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