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作。

见1927年新月书店版《巴黎的鳞爪》。作者自叙所写“一是我所知道的康桥的天然景色,一是我所知道的康桥的学生生活。”由于对别离了两年多的康桥和康桥留学生活的怀念,文中处处流动着一种“思乡的隐忧”,所写的康桥秀美而似具灵性,“它那脱离了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图画而生化了音乐的神味。”在描写中,作者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为医治我们当前生活枯窘,只要‘不完全遗忘自然’一张轻淡的药方,我们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全文文笔活泼、华丽,作者善用新鲜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自然风光。

为您推荐

藤野先生

鲁迅作。 初载于1926年12月《莽原》半月刊第23期,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初收于1928年9月北京未名社出版的《朝花夕拾》。在这篇带有传记文学性质的“回忆的记事”中,鲁迅以..

“怎么能……”

叶圣陶作。 写于1926年,初收于1931年9月上海新中国分局出版的《脚步集》。在困难深重,广大群众处于满面菜色、衣衫褴褛的饥冻状态时,有一种人毫不动心,一味追求满足自己的意愿..

乌篷船

周作人作。 初载1926年11月27日《语丝》第107期,初收于1927年9月出版的《泽泻集》。本文以书信的形式,通过记叙家乡“一种很有趣味的东西”——乌篷船,描写了绍兴的景色与风物。..

执政府大屠杀记

山阴道上

徐蔚南作,初收于1926年11月开明书店出版的《龙山梦痕》。 1924年,徐蔚南和王世颖客居绍兴,情趣相投,每夜抱膝长谈,直到灯昏人倦。徐蔚南写了几篇抒情述景的小品文,题名《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作。 初载于1926年10月《莽原》半月刊第19期,总题《旧事重提》。初收于1928年9月北京未名社出版的《朝花夕拾》。 这是回忆性散文的名篇,文章前半部分着意渲染百草园——孩子..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作。 初载于1926年4月12日《语丝》周刊第74期,初收于1927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华盖集续编》。刘和珍烈士牺牲于1926年北洋军阀段祺瑞制造的“三·一八”惨案。当时鲁迅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