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府大屠杀记

朱自清作。

初载于1926年3月29日《语丝》2卷72期,初收于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朱自清文集》第三卷《杂文遗集》。这是朱自清早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

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发生时,作者也在清华学校的队伍中,是这场段祺瑞卖国政府血腥屠杀青年学生的目击者。

惨案发生后第五天写的这篇杂文,不但详尽地揭露了惨案发生的经过,而且巧妙地把暴露和驳斥结合起来,以大量血写的事实来粉碎墨写的谎言,透过这一血腥事件,揭露黑暗的现实。

作者以鲜明的立场,大量的事实,高明的手法,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鲁迅语)留下真实记录,在当时许多关于反映“三·一八”事件的作品中,本文是描写最为翔实的篇什。它是一篇血的记实,一篇声讨封建军阀血腥罪行的战斗檄文。

为您推荐

山阴道上

徐蔚南作,初收于1926年11月开明书店出版的《龙山梦痕》。 1924年,徐蔚南和王世颖客居绍兴,情趣相投,每夜抱膝长谈,直到灯昏人倦。徐蔚南写了几篇抒情述景的小品文,题名《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作。 初载于1926年10月《莽原》半月刊第19期,总题《旧事重提》。初收于1928年9月北京未名社出版的《朝花夕拾》。 这是回忆性散文的名篇,文章前半部分着意渲染百草园——孩子..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作。 初载于1926年4月12日《语丝》周刊第74期,初收于1927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华盖集续编》。刘和珍烈士牺牲于1926年北洋军阀段祺瑞制造的“三·一八”惨案。当时鲁迅正在..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朱自清作。 初载于1925年7月6日《文学周报》第180期。初收于1928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版《背影》。作者以自己在电车上的一次偶然遭遇为题材,透过一个白种小孩竟敢以目光来践踏中国人..

街血洗去后

郑振铎作。 初载于1925年6月28日《文学周报》第179期,署名西谛。初收入1936年4月上海仿古书店《现代小品文选·第一集》。作者以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真实地描写了“五卅”惨案的街..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叶圣陶作。 初载1925年6月28日《文学周报》第179期;又刊《小说月报》第16卷7期。初收于1936年4月上海万象书屋印行的《叶绍钧选集》(徐沉泗、叶忘忧编选)。 作者在腥风血雨的“五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