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血洗去后

郑振铎作。

初载于1925年6月28日《文学周报》第179期,署名西谛。初收入1936年4月上海仿古书店《现代小品文选·第一集》。作者以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真实地描写了“五卅”惨案的街血洗去以后南京路的实况;揭露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血腥罪行;描述出一些市民群众对帝国主义屠杀自己同胞时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表现出一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迫切希望民众惊醒、奋起的爱国主义思想。这篇散文,在当时密切地配合了日益高涨的反帝爱国的斗争,起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作品以夹叙夹议的方式,把真实朴素的叙事与深沉悲愤的抒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简洁质朴,亲切自然。

为您推荐

“血梯”

王统照作。 初载于1925年6月8日《晨报副刊》第1207号,初收于1934年10月上海生活书店版《片云集》。本篇描写作者在五卅运动中的见闻,然而作者并不是细致地刻划现实的场景,而是偏..

喝茶

周作人作。 初载于1924年12月29日《语丝》第七期;初收于1925年12月北京北新书局出版的《雨天的书》。本篇与《苍蝇》,写作时间靠近,情趣和手法也极相似。 文章开头点明题旨:“茶..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郁达夫作。 初载1924年11月16日北京《晨报》副刊《晨报副镌》,后收入1927年6月上海创造社出版部版《寒灰集》,书信体散文。内容是揭破一个想“以大学毕业的资格来糊日”的求学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月蚀

郭沫若作。 初载1923年9月2日《创造周报》第17号和9月9日《创造周报》第18号。后收入1923年10月上海泰东书局版《星空》,本文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散文,以观月蚀为线索,写了其中的曲..

还乡记

郁达夫作。 初载1923年7月23日至8月2日上海《中华新报》副刊《创造日》,后收入1923年10月上海泰东书局版《茑萝集》。本文写的是作者回归故里富阳,从上海至杭州的旅途上的所见所闻..

寄小读者

冰心作。 包括通讯29篇,最初陆续发表在1923年至1926年间《晨报副刊》上。收入上海北新书局版《寄小读者》。这些通讯记录了作者自1923年7月离家赴美留学,至1926年8月学成归国回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