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

【生卒】:1887.9.12—1939.1.17

【介绍】:

原名钱夏,字中季,号疑古、逸谷、德潜,笔名有浑然等。

浙江吴兴人。1906年入日本早稻田文学系学习,曾从章太炎先生学文字学,研究音韵训诂。1910年回国在中学任教,1915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17年起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杂文,1918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并多次向鲁迅约稿。

1919年任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常驻干事,潜心于国语注音符号的研究。1939年病逝。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急先锋,他的杂文多为随感录和通信集。

内容是谈论“文学革命”和文字改革问题,进行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他的杂文思想激烈,文字雄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近于白话的议论散文,就是他在《新青年》三卷六期上与陈独秀讨论“关于汉文改用左行横排的意见及文学、白话文等问题”的通信体杂文,他建议《新青年》从第四卷一期起改用横排,专登白话。之后,他与陈独秀和胡适的通信里,把“桐城”古文和“文选”,斥为“谬种”和“妖孽”,影响很大,鲁迅认为这是了不起的创造。这类杂文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战斗性。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另一类杂文是激烈的社会批评,如《呜呼!国可亡,种可奴,祖宗传下来的国粹不可抛》、《什么是洋奴相?》猛烈地扫荡复古派和洋奴。

五卅运动前后,他又在《语丝》上发表笔锋犀利的杂文,如《中山先生是“国民之敌”》谈唤醒国民的重要性,《关于反抗帝国主义》论反抗帝国主义的政治和经济侵略,认为“外抗强权”应该只抗“强权”,而不应该“拒绝现代的文化”。这些杂文仍保持了《新青年》时代那种汪洋恣肆、悍泼老辣的文风,但有较鲜明的政治色彩。

为您推荐

索非

【生卒】:约1900— 【介绍】: 安徽绩溪人。 1925年时,为北京《国风日报》副刊编辑。1927年开始,在上海开明书店任职,后移居台湾。他曾有“要学医才能救国”(鞠躬《我的父亲索非..

顾均正

【生卒】:1902.11.18—1980.12.16 【介绍】: 字振之。 浙江嘉兴县人。1920年任小学教员,自学英语,试译童话,开始文学活动。1926年在上海大学中文系讲授《外国童话概论》。同年..

夏衍

【介绍】: (生平经历、文学活动和戏剧等创作,参见戏剧卷)1936年春,他在深入上海杨树浦日商纱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写了着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1936年,广州离骚出版社),揭露..

夏浓

夏丏尊

【生卒】:1885—1946.4.23 【介绍】: 原名夏铸,字勉旃,笔名有默之等。 浙江上虞人。1903年赴日进宏文学院,又进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05年回国加入南社,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师..

贾祖璋

【生卒】:1901.9.24— 【介绍】: 浙江海宁人。 1922年任小学教员,1924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制作生物标本。1931年出版科学小品集《鸟与文学》。1934年开始为《太白》杂志撰稿。解放..

秦牧

【生卒】:1919— 【介绍】: 原名林觉夫,又名林角夫,笔名有秦牧、卜内门、顽石等,原籍广东澄海人,生于香港,长于新加坡,1932年回国求学,中学时代曾给上海、广州的报刊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