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

【介绍】:

(生平经历、诗歌创作及其他文学活动参阅诗歌卷)“五四”时期,俞平伯努力创作新诗和散文,散文集有《剑鞘》(与叶绍钧合集,收《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雪》等9篇),《燕知草》(1930年)、《杂拌儿》(1928年)。

三十年代又有《杂拌儿之二》(1933年)、《古槐梦遇》(1936年)、《燕郊集》(1936年)等。俞平伯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渴望挣脱命运的束缚,他的作品凝结着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思索。胡适说,俞平伯在做诗时“偏要想象作哲学家”(《俞平伯的〈冬夜〉》),而他的散文哲学意味愈加浓重,借景寄志可谓其散文的一大特色,有人称他的散文是“言志的小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西湖的六月十八夜》在二十年代曾传诵一时,前者渲染一种“怪异样的朦胧景色”,即“近于佛家的所谓‘空’”。

连贯全文的不是现实中的景物变化,而是作家内在的理性思辨过程;后者写似梦非梦的情景,甚至作者“连自己在明月中的影子,看起来也朦胧得甚于烟雾”。这就形成了俞平伯散文的独特审美特点,深邃的哲学意味。朱自清在《〈燕知草〉序》(1928年12月)中谈到:近年来俞平伯自己也“觉得描写太板滞,太繁缛,太矜持,简直厌倦起来了;他说他要素朴的趣味。”俞平伯追求素朴的语言,这是作家走向成熟的标志,但由于作者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在那工农奋起、血战方酣的岁月中,俞平伯承认自己是“逢人说梦之辈”(《燕知草·自序》),甚至在烽火遍地的三十年代,又照样做着没有做完的梦,《古槐梦遇》便是这些梦境的记录。《杂拌儿之二》中的《十七年一月十一日小记》,甚至记下了他对“共产化”十分恐怖的一场恶梦。

俞平伯主张“躺着”“做诗”(《古槐梦遇》),他思想影响了文学创作,不久就转向古典诗词小说的研究去了。

为您推荐

钟敬文

【生卒】:1903.3.20— 【介绍】: 原名谭宗,笔名有静闻、金粟等。 广东海丰县人。1922年陆安师范毕业后,到岭南大学半工半读。1927年秋在中山大学任教,编辑《民间文艺》、《民..

柳湜

【生卒】:1903.5—1968.4.22 【介绍】: 原名柳克立、柳毅夫,笔名有柳辰生、方直等。 湖南长沙人。曾在长沙师范学校读书,1926年半工半读到北京大学听课。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柯灵

【生卒】:1909.2.15— 【介绍】: 原名高季林。 浙江绍兴人。192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30年任《儿童时报》编辑。 1931年冬到上海,其间除1948年因受国民党政府迫害在香港生活一年..

胡紫岩

胡愈之

【生卒】:1896.9.9—1986.1.16 【介绍】: 原名胡学愚,笔名有胡芋之、伏生、何谷等。 浙江上虞人。1911年考入绍兴中学堂读书,受鲁迅熏陶。1914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当练..

胡仲持

【生卒】:1899— 【介绍】: 浙江上虞人。 少年时代进宁波效实中学读书,“五四”时期受进步报刊的影响。1920年考取上海《新闻报》当外勤记者。 开始在新闻界崭露头角。 后到《商..

胡绳

【生卒】:1908— 【介绍】: 笔名有蒲韧等。 江苏常州人。1948年任中央华北局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教处处长。 1949年10月,任政务院出版总署办公室主任,兼该署编审局副局长。1958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