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96.9.9—1986.1.16
【介绍】:
原名胡学愚,笔名有胡芋之、伏生、何谷等。
浙江上虞人。1911年考入绍兴中学堂读书,受鲁迅熏陶。1914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当练习生,刻苦自学。
“五四”时期受新文化思想影响,在上海参加声援五四运动的斗争,并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科学与民主。
1920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投入五卅运动,编辑《公理日报》,并写了《五卅运动纪实》,报道了这次爱国运动的经过。1927年四一二政变次日,他起草了对国民党当局的抗议书。后迫于白色恐怖,于1928年流亡法国,入巴黎国际法学院学习。
这时,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着作。1931年初回国途中经莫斯科,进行了七天访问,写下了着名的报告文学集《莫斯科印象记》(1931年,新生命出版社),系统介绍了苏联“废除剥削制度”后,从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情况,反映了他对社会主义的响往。这本书由于内容充实有趣,文笔简明有力,阿英称它“开辟了中国小品散文的新语”。(《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九一八事变后,他主编《东方杂志》,积极宣传抗日,同时与邹韬奋共同主持《生活周刊》。
1933年加入民权保障同盟,被选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在白色恐怖的上海,他先后与人筹划创办了《文学》、《太白》、《译文》、《妇女生活》等进步杂志,并亲自主编《世界知识》。
1935年,受党组织指示,投入组织救国会活动。由于国民党特务的追踪,于同年12月逃亡香港。其后受党派遣,经法国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汇报情况。1936年4月回香港后,积极支持邹韬奋创办《生活日报》,不久,回上海从事救国会活动。
同年11月,负责营救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的沈钧儒、邹韬奋等七位爱国领袖的组织工作,并根据“七君子”在苏州“受审”的情况写成了《爱国无罪听审记》的着名特写,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迫害爱国领袖的罪恶行径,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武汉任军委政治部第三厅第五处处长。
翌年,与范长江组织国际新闻社,同时出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社长。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组织翻译了着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报告文学《西行漫记》,并多次参加编辑出版《鲁迅全集》。1940年到新加坡主编《南洋商报》,1942年与作家郁达夫、杨骚、沈兹九等人流亡到苏门答腊。抗战胜利后,重返新加坡,与陈嘉庚创办《南侨日报》。
积极建立“民盟”支部,任主任委员。1949年初,经香港到北平,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代表、出版总署署长、文化部副部长、《光明日报》总编辑等。主要作品还有《少年航空兵》、《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等,学术着作有《新兴国》(1931年,商务印书馆)、《世界语四十年》(1933年,世界语言社)、《关于大众语文》(1934年)、《东北事变之国际观》(上海良友图书公司),编着《汉译印度尼西亚辞典》、《印度尼西亚语法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