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畦

【性别】:女

【生卒】:1901.6.21—

【介绍】:

原名胡明仙,学名胡瑞英,号兰卿,后改为兰畦。

四川成都人,小时入私塾,受秋瑾爱国思想影响。1915年在成都毓秀女师毕业后,自办私塾,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参加四川最早的妇女运动。1921年到沪州师范学习时,与恽代英、李求实等人开展文化运动,组织马列学习小组。

后来到广州由何香凝介绍加入国民党。

1927年与赵一曼、游曦等人同时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后改为中央独立师,开赴前线西征。1929年在何香凝帮助下赴德国留学。

1930年由廖承志介绍加入德国共产党,在德国组织华侨留学生反帝同盟,任主席。她两次会见世界妇女领袖蔡特金,并经何香凝介绍,结识了宋庆龄。

1933年因为进行反法西斯宣传活动,被希特勒投入监狱。经宋庆龄、鲁迅以中国人权保障大同盟的名义进行营救,出狱后被驱逐出境。先后流亡到法国、英国,而后又到苏联。她在莫斯科参加了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多次见过高尔基。

1934年,她根据狱中三个月的生活经历,写成了《在德国女牢中》,最初在法国巴比塞主编的《世界报》上发表,深受巴比塞的称赞。后被译成英、俄、德、西班牙等国文字。

1936年在上海沈兹九主编的《妇女生活》上连载,次年由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作品揭露了希特勒对革命者的镇压,描写了革命者在狱中的英勇斗争精神。

萧三说:“书中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词句。但质朴、诚挚,也不乏淡雅,恰如作者之为人,使人读了不能不受到感染。

这也正是它的一大特色。”(《再版序》,1981年四川版)抗战爆发后,她组织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深入前线为战士服务,写了不少战地通讯,刊登于《新华日报》和《妇女月刊》等报刊上。

结集的有《在抗战前线》(1937年,大时代出版社),合集有《在淞沪火线上》(1938年,生活书店)、《血战台儿庄》(1938年)、《大战东林寺》(上海书店),编辑有《战地一年》、《战地二年》、《战地三年》等。

抗战胜利后,任《贵州日报》社长。

解放后在北京工学院工作。1957年后受冤屈达二十三年,后任四川政协常委,文史研究员,作有《胡兰畦回忆录》。

为您推荐

赵超构

【生卒】:1901— 【介绍】: 笔名有沙、林放等。 浙江瑞安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经济系。1935年至1937年担任南京《朝报》编辑。1938年至1946年担任重庆《新民报》主笔,..

孟超

【生卒】:1902—1976.5.6 【介绍】: 笔名有东郭迪吉、林麦、林默等。 山东诸城人。1924年到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曾在《洪水》等刊物上发表散文和短诗。1928年与蒋光慈等组织..

孟秋江

【生卒】:1910—1966 【介绍】: 原名孟可权,笔名有秋江等。 原籍不详。抗战前任天津《大公报》、《益世报》的记者。 抗战爆发后,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战初期,与范长江等深入..

单复

郑逸梅

【生卒】:1895.10.19— 【介绍】: 原名郑际云,笔名有疏影、冷香、纸帐铜瓶室主等。 江苏吴县人。曾加入南社,为农工民主党党员。二、三十年代,曾先后主编过《消闲月刊》、..

郑振铎

【介绍】: (生平经历、小说创作及其它文学活动参见小说卷)他有散文集《山中杂记》、《海燕》、《欧行日记》、《西行书简》、《蜇居散记》等。 他的文学主张是:“要求‘真率’..

周黎庵

【生卒】:1916.6— 【介绍】: 原名周,常用名周黎庵。 笔名有公西华、吉力、原宪等。浙江镇海人。1940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后曾挂牌当律师。早在学生时代就跨入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