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伏园

【生卒】:1894—1966.1

【介绍】:

原名福源,字伏园,笔名有伏庐、桐柏、柏生等。

浙江绍兴人。1911年进绍兴初级师范学堂,毕业后进北京大学,为新潮社社员、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1年夏北大毕业,10月主编《晨报·副镌》。1924年11月与鲁迅等组成语丝社,同年12月主编《京报·副刊》。1925年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6年在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主编汉口《中央日报》副刊。同年回上海办嘤嘤书屋,主编《贡献》旬刊等,1928年与弟福熙一起留学法国。1931年回国出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文学部主任,曾与瞿菊农主编《民间》杂志。

1939年当选为“文协”理事,任军事委员会设计委员、《士兵》月刊社社长等。抗战胜利后,他出任四川华西大学和四川大学教授,主编《新民报》副刊。

建国后为全国文联委员,1966年1月病逝于北京。早年的创作和译文,散见于《晨报副镌》、《新青年》、《新潮》、《语丝》等刊物,多未成集。

已出版的有《伏园游记》(北新书局1926年10月版)、《鲁迅二三事》(作家书屋1944年版),此外还有与他人合集的散文集《山野掇拾》(与孙福熙合作,1925年)、《三湖游记》(与孙福熙、曾仲鸣合着)等。名篇如《长安道上》,记作者与鲁迅西安之行的“沿途见闻及感想”,采用书信体,文字流畅亲切,景象历历在目。杂文《“收回租界”》短小简约,意味深长。《红叶》和《第一个阳历元旦》是杂感式的游记,文字朴实简约,结尾俏清,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为您推荐

汤增敭

【生卒】:1908— 【介绍】: 浙江吴兴人。 曾编辑《草野》半月刊(后改为周刊),鼓吹“民族主义文学”。着有诗集《独唱》和《婶婶的残骸》。最初问世的散文集是与黄负若合着的《..

许广平

【性别】:女 【生卒】:1898—1968 【介绍】: 号景宋,笔名有平林、归真、正言等。 祖籍福建,出生于广东番禺。1917年进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五四运动中曾主编《醒世周..

刘含怀

【生卒】:1919.3.11— 【介绍】: 原名刘忠涵。 笔名有柳林、白汀、柳寒晖等。福建闽清人。自幼爱好文学。 1935年人福州三一中学读书,后就学于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起在《福建..

江绍原

刘思慕

【生卒】:1904.1.16—1985 【介绍】: 原名刘燧元,笔名刘穆、思慕、小默等。 广东新会县人。早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参加广州文学研究会,开始新文学创作。在大革命时..

刘薰宇

【生卒】:1896—1967 【介绍】: 原名刘家镕,字薰宇。 贵州贵阳人。建国前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他是我国第一批科学小品作家之一,擅长于数学小品,最着名的有《半间楼闲话》..

刘心皇

【生卒】:1915.5.1— 【介绍】: 笔名有梦白、觉堂等。 河南叶县人。幼读私塾。后入县立第一高小读书。以后常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并致力于文学创作。1934年主办《艺秋》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