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98.11.5—1975.9.15
【介绍】:
原名丰润,号子頞,后改子恺。
浙江崇德(今崇福县)人。17岁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赴日学西洋画和提琴,一年后回国,先后在上海师专、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课余钻研文艺。
1927年出版《子恺漫画》,为中国第一本漫画册,之后陆续出版画集多册。抗战爆发后,曾在桂林师范、重庆国立艺专等校任教。1950年开始学俄文,翻译出版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还译有日本古典文学各着《源氏物语》。1952年起任上海文史馆委员,1954年起任中国美协常委、上海文联副主席等职,1975年因病逝世。
丰子恺二十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散文,1931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此后又有《随笔二十篇》(1934年)、散文《车厢社会》(1935年)、《丰子恺创作选》(1936)、《缘缘堂再笔》(1937年)等。这时期他的散文和漫画一样,多写民间的疾苦,世态的不平。
抗战以后出版散文集《甘美的回味》(1940年)、《子恺近作散文集》(1941年)、《教师日记》(1944年)、《率真集》(1946年)等,这时他接触了宽广的现实,曾经写了《辞缘缘堂》、《防空洞中新闻》、《胜利还乡记》、《贪污的猫》和《口中剿匪记》等优秀篇章。
丰子恺的散文总是用明白如话的文字,将对象描摹得细腻生动,颇具神韵,在婉曲的叙述中又夹以议论,因而于素朴与隽永中含有哲理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