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派

上海“孤岛”时期(1937年11月12日-1941年12月8日),王任叔、唐弢、柯灵、周木斋、孔令境等人,继承和发展鲁迅杂文战斗传统,写作“鲁迅风”杂文,被人称为“鲁迅风”杂文流派。

“鲁迅风”杂文流派经历了形成、发展和解体的三个阶段。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为“孤岛”后,王任叔等人,自觉师承鲁迅杂文传统,以杂文为战斗武器,进行反对日伪顽和小市民意识的斗争。庞朴、曾迭、丁三、张若谷等人撰文攻击这些杂文作家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只会模仿鲁迅,写些迂回曲折,毫无价值的文字。进步文艺界内部也有人提出非议“鲁迅风”杂文。1938年11月出版了王任叔、唐弢、柯灵、周木斋、周黎庵、文载道六人的杂文合集《边鼓集》,在《弁言》中,王任叔说明他们虽然杂文风格,笔调不同,但却是“结集在一条战线”上,标志着这个流派的形成。1939和1940年是“鲁迅风”杂文流派的发展阶段。《边鼓集》六位作者,加上孔令境集资合股创办了刊登杂文为主的综合性文艺期刊:《鲁迅风》,从1939年的1月11日创刊至9月5日被迫停刊,历时九个月,共出十九期。王任叔在《〈鲁迅风〉发刊词》中表述了同人对鲁迅的“景仰”之情,要沿着“鲁迅先生所走的、所指明的路走去”的决心,以及学习和“探取鲁迅先生使用武器的奥秘”,也“使用”杂文这一“武器”,“袭击当前的大敌”的“用意”,这年七月,原《边鼓集》的六位作者加上孔令境,出版七人杂文合集《横眉集》。1940年,虽然多数刊登杂文的报刊被查禁,但他们继续出版各自的杂文集,王任叔还出了《论鲁迅的杂文》的理论专着。

1941年,周木斋病逝,王任叔离沪去印尼,周黎庵、文载道改变方向,“鲁迅风”杂文流派终于解体。对“鲁迅风”杂文流派,郑振铎、许广平、石灵、列车等人,始终从舆论和创作实践上积极支持。

为您推荐

骆驼草社

骆驼草社成员大多来自《语丝》撰稿人,主要有周作人、徐祖正、俞平伯、梁遇春、废名、石民、沈启无等。 《语丝》停刊后,他们新创《骆驼草》周刊,在《发刊词》中宣称:“不谈..

“现代评论”派

因《现代评论》周刊而得名。 《现代评论》1924年12月创刊于北京,1927年7月移至上海出版,1928年底停刊。《现代评论》是个综合性政治文化杂志,其中杂文创作占有突出地位,主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