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质文)社

因1935年5月15日在日本东京创刊的《杂文》月刊而得名。

1934年春,“左联”成员在日本东京秘密成立“左联”东京分盟。林林、丘东平负责干事会工作,至1936年解散。这期间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创办三个刊物。1935年5月创刊《杂文》,是因崇敬鲁迅杂文而得名,以刊登杂文为主,先后由杜宣、勃生、魏猛克、陈辛仁、任白戈等编辑,经常撰稿人还有林焕平、张香山等。

第三期因刊登鲁迅、郭沫若、茅盾的文章,被日本政府当局勒令停刊。同年12月郭沫若建议改名《质文》继续出版。出至第7期,又遭查禁,迁回上海继续出版了两期,至1936年11月被国民党当局查禁。杂文(质文)社积极倡导鲁迅式的战斗杂文。

《〈杂文〉月刊缘起》说:“杂文一向为那班文豪们所看不起,要唾弃它,这是必然的命运;虽然如此,但近年来杂文在中国文坛上盛行,甚至成为过去一年中的主潮,这也是必然的现象。”又说:“在今日的中国文坛上,淋菌并未完全肃清,苍蝇也仍嗡嗡地吵闹着,还是需要杂文的时候。”表明了该社的宗旨。“质文”社还编有《文艺理论丛书》十种,在上海光明书局出版,其中有郭沫若翻译的马克思论文:《艺术作品的真实性》等。

为您推荐

延安文艺整风前后关于杂文创作的探讨

延安文艺整风以前,丁玲主编《解放日报》的《文艺》副刊上,延安的杂文创作一度相当活跃,其中有焕南老(谢觉哉)以《一得书》的总名称连载的反映边区建设的杂文,也有些批评延..

上海“孤岛”时期重振杂文和散文的呼声

1940——1941年间,在上海“孤岛”的一些报刊上出现了一批讨论“重振杂文”和“重振散文”的文章。 这是针对抗战以来杂文和抒情散文有所衰退的现象而发的。由于抗战以来形势的骤..

关于“鲁迅风”杂文的论争

1938年上海“孤岛”关于“鲁迅风”杂文的论争,牵动了全国文艺界的广泛注意。 不仅上海“孤岛”文艺界,连远在桂林的宋云彬和在香港的郁达夫都关注这场论争。论争的中心问题是..

三十年代关于杂文价值的论争

鲁迅杂文集《热风》的出版

《热风》于1925年11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这是杂文大师鲁迅的第一本杂文集。 “《热风》中所收,是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四年所作的杂感”(沈雁冰:《鲁迅论》)。全书除《题记》外..

杂文丛刊

刊登杂文为主的文艺丛刊。 创刊于1941年4月15日,同年11月16日终刊,共出九期,由杂文丛刊社编辑发行。刊物主要编辑和撰稿人是在共产党影响下倾向革命和进步的暨南大学文科学生,..

杂文(质文)

月刊。 1935年5月15日创刊于日本东京。《杂文》出至第1卷第3号被禁,第4号起改名《质文》继续出版,1936年11月10日出至第2卷第2期停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主办,杜宣、邢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