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②

教科书版: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正解: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去做具体的事情,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是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拼音 :jūn zǐ b q









出处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释意:

  入君子之道,以学君子之行,君子的境界也有高下之分,为学者即为寻君子之道,有成且达者即入不器之境。

  器与不器都是君子

深层阐释

  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就很好笑了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提到这个思想,我常说我们中国人实在了不起,各个懂得哲学,尤其骂人的时候更是如此。譬如说:你是什么东西?拿哲学来讲,我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因为人的生命究竟怎么回事,还搞不清楚嘛!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

  但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论语》在这里讲到了君子,什么是君子呢?下面提到: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儒家孔孟思想,经常提到君子,什么是君子?将来我们还要讨论到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在这里不发挥。我们这里只讲子贡问君子,孔子是怎么答复他的?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接着下来,对于君子的涵义,又有一说: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讲到这里,君子的道理还没有讲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过去的历史,对于人才,有三个基本的原则,便是才、德、学。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于天性但没有才能。我们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教这种人到大后方坐镇,好得很;教他设法打开一个局面,冲出去,那他办不到,他没有这个才,他只有守成之才,没有开创之才。所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而才德两个字很难兼全的,但有一个东西可以补救,那就是学,用学问来培养那所缺的一面。有些人虽然天生有才有德,但还是须要学问来培养的。

  讲到学问,就须两件事,一是要学,一是要问。多向人家请教,多向人家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加以自己从经验中得来的,便是学问。但学而不思则罔,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像我们一样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了。

  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尤其是目前的中国青年,身受古今中外思潮的交流、撞击,思想的彷徨与矛盾,情绪的郁闷与烦躁,充分显示出时代性的紊乱和不安,因此形成了青少年们的病态心理。而代表上一代的老辈子人物,悲叹穷庐,伤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有日暮途穷,不可一日的忧虑;其实童稚无知,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人间,宛如一张白纸,染之朱则赤,染之墨则黑,结果因为父母的主观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涂涂抹抹,使他们成了五光十色,烂污一片,不是把他们逼成了书呆子,就是把他们逼成太保,还不是真的太保。我经常说,真太保是创造历史的人才。所以老一辈人的思想,无论是做父母的,当教师的,或者领导人的,都应该先要有一番自我教育才行。尤其是搞教育、领导文化思想的,更不能不清楚这个问题。

  所以青少年教育的问题,首先要注意他们的幻想,因为幻想就是学问的基础。据我的研究,无论古今中外,每一个人学问、事业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少年时期的这一段,从少年时期的这一段,从少年的个性就可以看到中年老年的成果。一个人的一生,也只是把少年时期的理想加上学问的培养而已,到了中年的事业就是少年理想的发挥,晚年就回忆自己中少年那一段的成果。所以我说历史文化,无论中外,永远年轻,永远只有三十岁,没有五千年,为什么呢?人的聪明智慧都在四十岁以前发挥,就是从科学方面也可以看到,四十岁以后,就难得有新的发明,每个人的成就都在十几岁到二三十岁这个阶段,人类在这一段时间的成果,累积起来,就变成文化历史。人类的脑子长到完全成熟的时候,正在五六十岁,可是他大半像萍果一样,就此落地了。所以人类智慧永远在这三四十的阶段作接力赛,永远以二三十年的经验接下去,结果上下五千年历史,只有二三十年的经验而已。所以人类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从哪里来的?人生究竟如何?还是没有绝对的答案。因此,有了思想,还要力学。上面所说,有了学问而没有思想则罔,没有用处;相反的,有了思想就要学问来培养,如青少年们,天才奔放,但不力学,就像美国有些青少年一样,由吸毒而裸奔,以后还不知道玩出什么花样。所以思想没有学问去培养,则殆,危险

  孔子说:君子不器。 (《为政篇》)

  依据《系辞传》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古人多是在道(德)与 器对举的意义上理解这句话。如朱子就在德体器用的基础上将之解释为: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怎样看待孔子的多能(多才多艺)?孔子认为自己多能只是因少时贫贱,为谋生才不得不多学几项手艺啊。孔子认为这些手艺、技艺只是谋生手段,因而是鄙事,所以君子也就不必强求自己多才多艺。由此,就不能由君子不器得出君子必须多才多艺的结论。孔子曾问弟子赐这样一个问题: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赐对此作了肯定回答并反问到:难道不是这样啊?孔子回答说:非也!予一以贯之。 重要的不是多,而是要有个一贯处。这个一贯处就是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

  如果君子不器表明君子既不能拘于一才一艺,也不必多才多艺,那么孔子想要表明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子牢在这场对话最后补充了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吾不试,故艺,朱子对此的解释是:言由不为世用,故得以习于艺而通之。 朱子在此的解释与他将不器解释为用无不周表达的是同样一个意思,因而这里面凸现的依然是个道体器用的关系。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说:君子不器乃是说一个君子不能拘于一才一艺,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多才多艺,而是要通于艺、游于艺。而器呢?器就是指那些非君子拘于一才一艺,或某几种技艺和技能,这里的器就是指脱离了原发境域的技艺;它堕落为有某种固定形式、并因而难于彼此沟通的谋生技巧和艺能。

  论语中有句话叫君子不器,意思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

君子不器《论语》讲义

原文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

  (1)器: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当时的器皿专用化程度很高,就酒具而言,盛酒的、温酒的、冰酒的、喝酒的都不同。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

  此章言简意赅,意义既广泛亦深远,属两端四角式启发教学的例子之一。

  要了解本章应先自器具本身开始分析,器具的特性主要有三。一是用途:有较为固定用途;二是定量:有一定的容量;三是定性:有一定的性质。

就固定用途而言

  君子不器为君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只能作有限目的之使用。这与以下这章有部分相似:雍也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说:君子必须要能做到广泛地阅读典籍,吸收知识,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此便不至于偏离人生的正道了)。此章另有一点要注意,如果约之以礼按以上的解释,则亦有人性非绝对为善的意思。但约之以礼另有一种解法:以躬行实践来解礼,故约之以礼即解为:能归纳到实践之上。

就定量而言

  君子之气度应似江海纳百川,不像器物一般有容量之限制。这与以下这章相呼应:为政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去攻击那些与自己不相同的思想言论,是会造成害处的)。此章又有另解,容后表。

就定性而言

  是指君子待人处事时,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不变,而应适时适地适人适事地采取合宜之行动。这是近似于以下这章:里仁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君子对于天下一切的事物,没有一定怎样才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一定怎样才不可以的,唯一行事的标准就是义)。

  综言之,偶觉得将上述三个角度的看法都合并起来更为完整,也许也更接近孔子之原意。即君子在个人品性修养时,不可像器物一样只针对某些特别的目地,而必须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才能;在个人之气度与态度方面,则应不像器物一般,仅有一定的容量,须要以宽广的胸襟来看待万事万物;在待人处事的原则方面,则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而一成不变,须因时因地制宜,采取最合宜的行为举止以收取最大最好之成效。

终极正解

  以上的解释 完全歪曲了孔子的意思。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不应该成为某种器具,成为某种达成某种功利目的的手段。也就是康德说的人必须成为自身的目的,而非人之外事物的手段。作为一个君子他真正的独立价值体现在他致力于道,也就是对真理的追求。一个真正的君子他往往不是实用的、功利的。在功利的人眼里,他往往是无用,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用是在功利的意义上讲的。

  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有关价值的判断。他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他对这个世界以及周围的人真正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为您推荐

伪君子·吝啬鬼②

书籍信息  伪君子·吝啬鬼(全译插图本)/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作者:(法) 著, 译 出版社:内容提要  《伪君子》和《吝啬鬼》是17世纪法国古典喜剧大师莫里哀的两部著名喜剧。剧作结构完整精巧,情节集中紧凑,手法..

瘾君子自白②

  【图书简介】 - 瘾君子自白   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的传世之作,华美雍容、奇崛瑰丽的散文经典梦幻曲!《瘾君子自白》是托马斯·德·昆西最负盛名的著作,为西方众多著名学府英语文学课经典必读书。作者生前曾数次修..

君子慎处②

  君子慎处   拼音:jūn zǐ shèn chù   典故: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②

君子于役②

  君子于役   《诗经 ·王风》原文:  君子①于役②,不知其期,曷③至④哉?   鸡栖于埘⑤,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⑥!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⑦?   鸡栖于桀⑧,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⑨。   ..

君子偕老②

  诗经——《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