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蝙蝠洞
开放分类:古生物
本词条由当世太白 创建,已被浏览183次,共有2位协作者编辑了2个版本。最新协作者:疯狂海盗,当世太白 。
栾川蝙蝠洞,是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文物管理所新近发现的一处具有重大考古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 洛阳市栾川县庙子乡高崖头村大夹沟村民组道路东侧的低山山顶,由于以前曾有成群蝙蝠聚集洞内,群众称之为蝙蝠洞,因在栾川发现,故称栾川蝙蝠洞。
目录
1 简介
2 考古发现
3 村民意外发现
4 化石得到确认
5 蝙蝠洞古人生活
1 简介
2 考古发现
3 村民意外发现
4 化石得到确认
5 蝙蝠洞古人生活
6 申报国保
栾川蝙蝠洞 - 简介
栾川蝙蝠洞,是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文物管理所新近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 洛阳市栾川县庙子乡高崖头村大夹沟村民组道路东侧的低山山顶,由于以前曾有成群蝙蝠聚集洞内,群众称之为蝙蝠洞,因在栾川发现,故称栾川蝙蝠洞。
蝙蝠洞出土的化石图片
栾川蝙蝠洞 - 考古发现
栾川蝙蝠洞 是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文物管理所新近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阳市文物一队、栾川县文物管理所日前联合对蝙蝠洞进行了调查清理,并在洞内开挖一条探沟,对挖洞时挖出的堆积进行淘洗,发现60多种包括灵长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化石。
此外,还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旧石器时代石制品、骨器等重要人类文化遗物。出土的1枚人牙化石形态较为纤细,与我国晚更新世时期的智人化石较为一致。发现的石制品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等,骨制品有尖状器,顶部有较清楚的使用痕迹。有些动物化石在国内是首次发现的,如扁颅蝠颅骨化石等。扁颅蝠是居住在野外竹子残缝中的动物,扁颅蝠颅骨化石的发现,显示这里应有大型竹林存在。
对60多种遗址动物群化石的研究表明,该地区森林茂密,气候温暖湿润。动物群成员中大部分是森林性动物,如硕猕猴、马铁菊头蝠、皮氏菊头蝠、竹鼠、豪猪、豹猫、虎、豹、野猪等,也有很多动物是树栖性的,如金丝猴、云豹、松鼠、灵猫等。动物群成员显示出喜欢温暖、湿润环境的特点,如普氏蹄蝠、猪獾、犀牛、小麂、水鹿、青羊、水牛等。 参与领导栾川蝙蝠洞考古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占扬介绍说,栾川蝙蝠洞综合地层堆积、人化石和动物群特征等全面分析,该遗址是晚更新世早期一个保存有人类化石、多种文化遗物和大量动物群化石的重要遗址,具有中国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特征。
栾川蝙蝠洞 - 村民意外发现
以下内容来自《郑州晚报》记者对当地村民的采访记录:
在洞内发现动物骨骼化石,已是几年前的事,具体年份,老刘也记不清楚。
大伙想着,把蝙蝠洞修整一下,说不定也能成为旅游景点。老刘说,在村民们修整洞穴时,挖出一堆骨头化石,都是老农民,谁知道这些东西是啥,都把它们当做龙骨,有人拿到药店卖钱,有人扔在家里。
蝙蝠洞挖到动物骨骼化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栾川县文物管理所。
2008年10月20日,我们得知这个消息。栾川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庞海娇记得很清楚。
从动物骨骼化石本身和蝙蝠洞所处位置来看,考古人员当时就怀疑蝙蝠洞属于古人类遗址。庞海娇说。
2008年11月23日,栾川县文管所工作人员正式进入蝙蝠洞调查。2009年7月7日,考古人员在蝙蝠洞发现石核(注:考古学术语,指在打制石器时,为生产石片所使用的石料,常见于旧石器时代遗迹中)一件。这件石核打制规范,是古人类活动的重要遗物,被专家称作中国第一石核。庞海娇激动地说。
石核的发现,立刻引起考古学界的极大关注。
紧接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和栾川县文管所3家单位组成蝙蝠洞联合调查试掘小组,展开调查试掘。[1]
栾川蝙蝠洞 - 化石得到确认
蝙蝠洞图片
考古人员从蝙蝠洞采集到大量标本,并对标本进行认真分析。
2009年12月24日中午,考古人员的一项发现,注定要在蝙蝠洞考古过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天中午,考古人员从蝙蝠洞挖出的土中淘洗到一枚动物骨骼化石,极像人牙。至今提起,庞海娇依然很兴奋。
第二天,经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占扬鉴定,该化石为人类牙齿化石。
2010年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王明辉作出的鉴定持同样结论。
2010年10月2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侯彦峰、重庆师范大学考古学教授武仙竹等人来到栾川,对蝙蝠洞进行地层剖面清理,之后又用了6天时间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细致分析和比对,认定这枚化石为人牙化石,且为女性下颚门齿。
这枚古人类牙齿化石的确认,对蝙蝠洞古人类洞穴遗址的推定具有标杆意义。庞海娇说。
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发现蝙蝠洞内的骨骼化石涉及动物种类达60多种,并发现了石核、石片、刮削器等石器,以及一件骨制尖状器等重要人类文化遗物,有较清楚的使用痕迹。
经深入分析,专家们初步认定:蝙蝠洞为古人类洞穴遗址,时代约为晚更新世早期,距今10万年左右。
本月中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发布消息:栾川蝙蝠洞是河南境内发现的第一个含古人类化石的洞穴遗址,填补了中原地区未在洞穴中发现过古人类化石的空白。
从出土石器的形制来看,蝙蝠洞石器具有南北交融的特征。[1]
栾川蝙蝠洞 - 蝙蝠洞古人生活
蝙蝠洞内的古人类究竟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他们是否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智慧?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周立认为,远古时代自然环境险恶,人类个体抵御疾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劳动工具也很简单,所以必须以原始人群形式生存。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体质演化上经历了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体态由猿人向现代人逐渐进化,脑容量不断增加。早期智人与直立人接近,保留猿的面目痕迹,眉峰较突出,有眉脊,但头颅已比直立人大,相貌、体型等已和现代人有诸多相似。
蝙蝠洞古人类应生活在晚更新世早期,属于早期智人,以群居为主。由此可推断,他们已具备成熟的肢体语言以及简单的口头表达能力。
庞海娇告诉记者,考古人员在蝙蝠洞土层内发现了炭块、炭渣、炭屑,在钙板下岩壁上发现用火痕迹。这充分证明,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已具备生火、取火、用火的能力。
伏牛山腹地丰富的矿藏,让水源中含有古人类所需的矿物质,温暖湿润的气候让栾川山区拥有丰富的草类、菌类、果树等,十分适宜动物生存。
李占扬告诉记者,对该洞发现的动物骨骼化石进行分析发现,动物群成员中大部分是森林性动物,如硕猕猴、马铁菊头蝠、皮氏菊头蝠、豹猫、虎、豹等,也有很多树栖性动物,如金丝猴、云豹、松鼠、灵猫等。
此外,栾川一带拥有众多大小岩厦和溶洞,其中相当一部分具备古人类生存居住的条件。像蝙蝠洞一样,这些地点背风向阳,山顶平坦,山下开阔,离水源较近;洞内四季恒温,人居住其中,既可休息,又可躲避猛兽攻击。
综合栾川蝙蝠洞的考古发掘,可以发现,蝙蝠洞古人类洞穴遗址的时代,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比较接近。
栾川蝙蝠洞 - 申报国保
目前,在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伊洛河流域仅有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入选,即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北窑遗址与栾川县七里坪遗址。
庞海娇告诉记者,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除在蝙蝠洞发现古人类化石外,考古人员还在栾川境内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点10多处,充分证明栾川古人类活动的广泛性。
这1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不仅时代特征相似,石器选材、打制方法相似,还似乎均与该县七里坪旧石器时代遗址有联系。
这些旧石器时代遗址点均分布在伊河两岸,且距离七里坪遗址不远,最远为10公里左右,最近的只有约2公里。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古人类是否存在血脉联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足以说明,居住在栾川蝙蝠洞的古人类并不孤单。
庞海娇表示,根据现有考古发现可以大胆推断,在远古时期,栾川古人类从伏牛山山脊走向丘陵、平原,在此过程中,族群不断繁衍、扩张。与此同时,在人类活动中,丰富的旧石器文化形成了,该文化与新石器时代的伊洛文化必然存在一定的渊源。
这些旧石器时代遗址点的发现,充分显示了旧石器时代栾川古人类活动的广泛性。庞海娇说。
参与蝙蝠洞考古研究的一位专家曾表示,栾川境内发现这么多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伊洛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中也是十分罕见的,栾川古人类活动广泛,完全可以申报古人类活动保护工程项目。
目前,栾川蝙蝠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已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名录。不过,蝙蝠洞古人类洞穴遗址的试掘范围还十分有限,栾川境内其他旧石器遗址点也仍待进一步调查与发掘。
周立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扩大调查面积,邀请国内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专家对栾川境内的遗址点进行全面排查,并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采集到的标本进行鉴定、论证。
明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在栾川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点将整体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周立说。[1]
注释与参考:
[1]^搜狐:河南栾川现10万年前古人类化石 人牙已确认 2010年12月31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