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孔子没有
动手写上卷的导言之前,我通过百度下载了陈奕迅的《K歌之王》。之所以这样,是希望陈奕迅那厚重而不失清脆的声音演唱出来的《K歌之王》能帮我酝酿合适的感情,从而可以更迅速地走进孔子式的爱情。
两个小时后,导言写完了,《K歌之王》仍在我的笔记本电脑里一遍一遍地放着。虽然我说不出,下面一段歌词,究竟被陈奕迅唱了多少次?
我心甘情愿爱爱爱爱到要吐,
那是醉生梦死才能熬成的苦。
爱如潮水,
我忘了我是谁,
至少还有你哭。
在著名的《孔子改制考》中,一心成就伟业的康有为先生曾视孔子为伟大的民间政治改革家,并将自己的维新理想托付于他。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想起孔子时,倾向于认为孔子是中国优良史学的鼻祖。钱穆也是国学大师,钱先生想起孔子时,则常常觉得孔子不仅是中国散文、小品文的创始人,而且是一位心灵大师,总能使自己颠沛流离的日常生活充满道德气象与艺术情趣。
欣赏前辈大师的孔子画像之余,我总喜欢认为孔子是教学之王,并因此在思考孔子的时候,特意下载了《K歌之王》。这样做虽然可能会被一些方家视为胡闹,但以《K歌之王》的歌词作为理解前提,却丝毫不会冒犯孔子不仅不会,反而可以切实地走进孔子的教学之恋。我甚至想,歌者正是苦苦爱恋教学的孔子,他对着自己的学生唱,在生命临近终结的时候。只不过,歌名换成了教学之王。
今天有许多教师都能体会孔子的苦熬,因为他们有程度不一的苦熬经历。别人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单讲万常迪、黄来旺、刘睿等我熟悉的朋友,就具备理解孔子的苦熬经验。十几年前,有心教书却不安分的我,曾有缘与他们同在一处工作,他们因此一度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给我友情与温暖。但即使是我,恐怕也无法真正理解他们,消除他们的沉默,更不要说从未与他们打过交道的人。也许他们注定沉默一生,任何报纸、期刊都不会出现他们的名字,虽然他们的苦熬及其当中蕴涵的人性力量其实值得报纸、期刊去作点描绘。
和许多寂寞栖身乡野的年轻教师一样,他们也曾试图通过考研究生走出来,无奈数次努力,皆未能如愿。后来,他们接受了命运。尤其当我想到,我与他们已经八年没有联系了,便更觉得,他们接受了自己的命运:默默地扎根乡村中学,教书,生活,直到上级规定的退休年龄,也没有离开那个和他们的名字一样平凡、一样寂寞的地方。
此刻我想起他们,不是为了鼓励他们像孔子那样,去尽情体会一番教学之恋,因为我担心,他们的工作条件还到不了这一步。我想起他们,是想和他们说:
我们拥有孔子没有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其实已经很有价值,至少它们可以支撑我们从容地度过自己的教学生涯。
我忘了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珍视平淡处境中已有的东西,只有一些线索可以追溯。一是那部经典的伊朗电影《黑板》。六年前的夏季,我在学校后街简陋的音像店里从一堆碟片中翻到《黑板》时,就立即被它吸引住了。
至于被吸引的原因,想来有三点:首先,电影的名字黑板非常朴实、亲切,比我当时频频妄想写的一部书《戒尺》还要朴实、亲切(看过这部电影后,我发现自己没有写好《戒尺》的天赋)。其次,导演莎米拉马克马巴夫(Samira Makhmalbaf)竟是一位不到20岁的少女,她于2000年完成的《黑板》获得了第56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最后,自然是影片本身。
影片以纯粹白描的叙事手法,刻画了两伊战争期间,一群背着巨大的黑板在人迹罕至的荒原上奔走谋生的小学教师。其中有两个人必须尽快找到愿意付学费的学生。他们一个后悔没听父亲的忠告去当牧羊人,而是成了穷困潦倒的教书匠。另一个自己只上过两年学,急着靠教书赚钱,为幼小的孩子看病。他们先是脱离了大部队,然后在一个岔路口,他们决定分道扬镳,各自踏上寻找学生的孤独旅程。
这里单说电影海报上的那位只上过两年学的教师。他与伙伴分开后,遇见了一大群迷途的伊拉克难民,其中一位老者因三天无法小便而痛苦不堪。他为他们带路,酬劳是40枚核桃。中途,他为了多得到5枚核桃,将自己的谋生工具黑板贡献出来,抬那位病重的老者。荒谬的行走过程中,他莫名其妙地和老者的女儿结了婚。那个女人只顾拖着自己的儿子走路,从不回答教师丈夫的问话。对于教师丈夫煞费苦心地教她说我爱你之类的简单文字,更是毫不理会。
对她而言,丈夫的黑板不过是可以用来晾晒衣物的木板而已。教师丈夫对自己一番辛苦教导之后得不到一点反响表示愤怒,但妻子第一次开口对教师丈夫说的一段完整的话,却让教师丈夫的愤怒变得一文不值。她咆哮道:
我的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不断有人上来,又下去,唯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