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②

  清空是一种诗词的风格,源出[宋]《》推尊姜夔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古人有言,清则不田用野云孤飞的形象喻白石词的意境,喻白石词的风格。这无疑是对白石词深有体会后的精妙的比喻。……“野云孤飞”比喻白石词的清峭拔俗,“去留无迹”,则说白石词的空灵澹宕;而二者又不可分,从而构成了白石词意境风格完整性的特点。……玉田却就白石词的已经风格以野云为喻,其独到之处在于清空,取神遗貌而达到词的清空骚雅的意境风格。这无疑揭示了清空论的实质。
  著有《白石诗集》,为南宋开宗立派的词家巨擘之一。张炎《词源》推尊姜夔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后世即以“清空”与“骚雅”标举白石词风。南宋后期词人大多“远祧清真,近师白石”,就是仰承与追随这种词风。
  白石词的基本风格是“清空”,要“清空”,就要有一种冲冷的胸怀,不让七情六欲无节制地发展,从 而达到一种超逸空灵的境界。对情词来说,就不能热 情过度,因热情过度容易形成痴迷状态,要用冷笔处理。
  昔人评论姜的词,认为清远空灵是其基本特色。张炎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姜的词之所以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 原因在于作者有着丰富的美感经验,能够在感受、记 忆、思考、想象等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然后选用清新秀逸的言辞,把它化作动人的意象。这类意象或意境总有些迷离恍惚,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唯其如此,言外之意,画外之境才更加繁富,更加耐人寻味。这首词就大量采用比拟、双关的修辞手法,以物拟人,写物兼写人。
  遗貌取神,离形得似,这大概就是构成清空高远境界的一种有效手段。
  文学解释
  1.明朗的天空。 宋 苏轼 《庐山二胜·开先漱玉亭》诗:“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2.犹洁净。 宋 苏轼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迭峰图>》诗:“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西游补》第十六回:“ 沙僧 道:‘妖魔扫尽,世界清空。’”
  3.谓中无所有。 郁达夫 《临平登山记》:“ 临平山 虽则不高,但走走究竟也有点吃力,喘气喘得多了,肚子里自然会感到一种清空。”
  4.空灵神韵。谓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特指词的境界。 宋 张炎 《词源·清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 清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词之难工,以属事遣词,纯以清空出之……所贵清空者,曰骨气而已。” 蔡嵩云 《<乐府指迷笺释>引言》:“ 张氏 尊 白石 ,以其古雅峭拔,特辟清空一境。”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十章:“清空是 张炎 提出来的词的最高境界……他所说的清空就是空灵神韵,同 严羽 讨论的意见相同。”

为您推荐

南乡子·送述古②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苏轼词作鉴赏   熙宁七年(107..

太常引②

  太常引   名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临江仙·高咏楚辞酬午日②

  词牌:   作者:   体裁:小令   原文: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阮郎归·初夏②

鹧鸪天·半死桐②

原文  鹧鸪天·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翻译  阊门:本为苏州西门~这里代指苏州~   梧桐半死:比..

多丽·咏白菊②

  多丽·咏白菊   【宋】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一落索②

  一落索:名   例词:   一落索   (宋)   满路旋丝飞絮,韶光将暮。此时谁与说新愁,有百啭、流莺语。   俯仰人间今古,神仙何处。花前须判醉扶归,酒不到、刘伶墓。   一落索   (宋)陆游   识破浮生虚妄,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