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初夏②

  初夏①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②。碧纱窗下水沈烟③,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④。玉盆纤手弄清泉⑤,琼珠碎却圆⑥。
  ○ ●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一先;可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 ○○○●△ ●○○●●○△ ○○○●△ ○●⊙ ●⊙△ ○○○●△ ●○○●●○△ ○○●●△
  词牌释义
  阮郎归 阮郎归.踏青 欧阳修
  〔题考〕 【词学全书】【填词名解】:“﹝阮郎归﹞用【续齐谐记】阮肇事。”按【续齐谐记】云:“永平中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见二女,颜容绝妙,便唤刘、阮姓名,因邀至家,设胡麻饭与食之。”【续齐谐记】为梁吴均所撰,而刘、阮入天台山遇仙一事,又为唐人所艳称,时见于诗歌,可知本调创于隋唐间。
  〔作法〕 本调四十七字。首句起韵,与﹝诉衷情﹞首句相同。第二句与﹝长相思﹞第四句相同,作者亦有于第三字作仄者如吴文英词:“春如日坠西”;但入声在词韵中,本可作平,故终以第三字作平为宜。第三四句与上一二句同。后半阕换头,起首二句为三字对句,与﹝擣链子﹞首二句同,与﹝更漏子﹞第三四句亦同。第三四五句与前半阕第二三四句同。此调所有五字句均为五言拗句,重在第三字为平,切勿图顺口将下三字作仄仄平。
  南园春半踏青时,
  ⊙○⊙●●○△(平韵)
  风和闻马嘶。
  ⊙○○●△(协平韵)
  清梅如豆柳如眉,
  ⊙○⊙●●○△(协平韵)
  日长蝴蝶飞。
  ●○○●△(协平韵)
  花露重,
  ○●●
  草烟低,
  ●○○
  人家帘幕垂。
  ⊙○○●△(协平韵)
  秋千慵困解罗衣,
  ⊙○⊙●●○△(协平韵)
  画堂双燕归。
  ●○○●△(协平韵)
  作者简介
  (1037~1101),字子瞻,号,人。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注释】
  ①此词明朝的《草堂诗余隽》卷三评曰:“景是写情,情在笔先,景描楮上,色色如画。” ②薰风:南风,和风。《》:“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相传其首句为:“南风之薰兮。” ③水沈:木质香料,又名。 ④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 ⑤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⑥琼珠:形容水的泡沫。
  【赏析】
  高柳新蝉,薰风微雨,池荷榴花,琼珠清泉,交织成一幅初夏的美丽图景;抚琴、 下棋、昼眠、嬉水,传达出人物风雅优闲的生活情趣。歇拍二句,写弄水叶面,琼珠碎而复圆,更觉清新可爱。
  鉴赏
  此词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表现了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词中以描写手法为主,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上片首二句抓住蝉声乍歇,“薰风”初起这一刹那的感觉,写环境之美。词人采用对比手法,明写“咽新蝉,暗与蝉声乱鸣时相比,使人明显地感觉到沉静。此处以棋声烘托环境的幽静。作者将四周的无声无息渲染得淋漓尽致,使人由环境的静寂体味到主人公的悠闲自得之情。
  下片写这个少女午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象火焰。这生机,这秀色,大概使这位少女陶醉了,于是出现了又一个生动的场面:“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着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喜悦,兴奋,不能自持。
  此词景中含情,将众多的景物以情纬之,故散而不乱,给人以整体感。作者善于抓住细微的心理感受并无形中将客观环境的细微变化加以对比,通过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构成一幅活泼自然的庭园野趣,并其中寄寓女主人公的单纯、天真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词中的少女形象,与一般闺情词中疏慵倦怠、孤闷愁苦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充满了美好清新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作品中活泼健康的少女形象,与初夏时节富有生气的景物、环境,构成了一种和谐、清丽、灵动的情调,令人流连忘返。
  【综评】
  《古今词话》:观者叹服其八句状八景。音律一同,殊不散乱,入争宝之。刻之琬琰,挂于堂室间也。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写闺情而不着妍辞,不作情语,自有一种闲雅之趣。

为您推荐

一落索②

  一落索:名   例词:   一落索   (宋)   满路旋丝飞絮,韶光将暮。此时谁与说新愁,有百啭、流莺语。   俯仰人间今古,神仙何处。花前须判醉扶归,酒不到、刘伶墓。   一落索   (宋)陆游   识破浮生虚妄,从人..

沈祖棻②

  沈祖棻(1909-1977),字子蕊,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1909年1月29日生于一个保留着浓厚的文化传统但已衰落的地主家庭。家庭的文化熏陶使她自幼就对文学显露出强烈的爱好和天赋。   1931年沈祖棻转学至中央大学文学..

踏莎行·杨柳回塘②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   依依伺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作者】: 【朝代】: 【体裁】:   【】:○..

辛弃疾《青云案》②

山花子②

  [山花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在五代时为杂言《浣溪沙》之别名,即就《浣溪沙》的上下段中,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故又名《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亦有径称《浣溪沙》者,见敦煌曲子词。又因南唐李景词“细..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②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

双双燕·咏燕②

  名称: 双双燕·咏燕   作者: 史达祖   简介   史达祖   生卒年不详。字邦卿,号梅溪,汴京(今河南开封)人。他的词工于咏物,颇受姜夔赞赏。有《梅溪词》传世。《全宋词》存词一百一十余首。   主题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