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雪似梅花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作者】: 【朝代】: 【体裁】: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
  似和不似都奇绝。
  ●⊙⊙●○○▲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
  老来旧事无人说。
  ●○●●○○▲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
  【赏析】:
  词的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月下奇景,本应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可是词人认为是“恼人”的。“恼人”即“撩人”,此解释诗词中屡见不鲜。那么为什么会撩拨起人的心事?词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词人此处设下了悬念,令人揣想。因为心中本有事,见了这乐景则与她心情抵触不入,反而触景添愁。
  词的下片则点明词人心事的由来:“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原来是去年梅花开放时节,曾同情人共赏梅花,南楼之月可作见证,而今与情人离别了,风物依旧,人事已非,怎么能不触景生情!词到结句时才点明词人为什么别来频醉频醒,是为了“轻离别”的“恨”。
  整首词先设下重重迷障,层层云翳,然后驱雾排云,露出了本意这样使读者从深深的困惑中明白过来,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见雪兴怀,睹梅生情,登楼抒感,对月寄慨,把离别恨委婉道出,有着一种朦胧美。这种朦胧美不同于明快之美,但也不是晦涩。
  如果一首词让人感到不知所云,百思不解,那就失却了意义。这种词没有朦胧美,而是晦涩。朦胧美如雾中之花,纱后之女,初看不清楚,细辨可见其形态,这种境界给人一种含蓄美。这首词的题旨全靠最后一句“到今犹恨轻离别”点出。
  【简评】:
  吕本中这首词借梅怀人,写得迷离恍惚,含意隽永。吕本中的诗词以构思精巧见长,大多写得词浅意深,别有风味,花魂雪魄,冰清玉洁,浑然相似。然对此佳景,更惹相思。因此探梅时节,不禁对景追忆往事,遂别有一番恼人风味萦绕于心。
  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这种艺术手法确如画龙,云彩翻卷之中,东现一鳞,西露一爪,最后见首点睛,因而使画中之龙既显得体态矫健,又透出十分神韵。

为您推荐

梅花观怀古②

  《》第五十一回新编怀古诗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梅花观,是《》中女主人公因渴求爱情病死之后,其父为守护其墓而建的一座庙观。后来寄居其中,杜丽娘起死..

殿前欢·梅花②

  【年代】:元   【作者】:景元启——《殿前欢·梅花》[双调]   【内容】: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   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   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   “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梅花针②

  梅花针是祖国针灸医学遗产的一部分,对于很多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梅花针为丛针浅刺法,是集合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和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是我国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针法的发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梅花拳②

昭君怨·梅花②

  【年代】:宋   【作者小传】:   郑域(生卒年不详)字中卿,号松窗,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倅池阳。庆元二年(1196)随张贵谟使金,有《燕谷剽闻》二卷,记金事甚详。嘉定中官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赵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