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侠(生卒年不详)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门人尹觉序云:”坦庵先生金闺之彦,性天夷旷。吐而为文,如泉出不择地。连收两科,如俯拾芥,词章乃其馀事。人见其模写风景,体状物态,俱极精巧。初不知得之之易,以至得趣忘忧,乐天知命,兹又情性之自然也。《四库总目提要》云:“今观其集,萧疏淡远。不肯为剪红刻翠之文。洵词中之高格,但微伤率易,是其所偏。”又云:“其宦游所及,系以甲子,见于各词注中者,尚可指数。大约始于丁亥而终于乙巳。其地为益阳、豫章、柳州、宜春、潇湘、衡阳、莆中、长沙,其资阶则不可详考矣。”
●谒金门·耽冈迓陆尉
赵师侠
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
蔼蔼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
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
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
赵师侠词作鉴赏
“耽冈”,恐是地名;有人说,地在江西吉安城南,下临赣江。作者赵师侠,号坦庵,南宋孝宗时期的著名词人,有人夸赞他描绘风景,描写自然形态,都很精巧细致。又称赞他的词能够写得清新平淡。从上面这首词来看,他的写景本领确是高超的,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在“清新平淡”之中,寄寓着浓浓情意。
起首从山冈上的沙路写起。“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已伏有“怀旧”心理,可能作者与友人当年即曾同行此路。以下四句展开写景,清新可喜,淡雅如画。放眼而望,但见疏烟密雾,笼罩远树,却看不到友人的来影;而沙外水边,只有一二小舟,落寞地横卧在冷寂的水面之上。唐人韦应物的名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本词中某些意境,据推测即来源于韦诗,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盼友不至的寂寥心境。“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则另换了两个“镜头”。前句脱胎于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竹外一枝斜更好”。写时令已至早春,梅花吐蕾,风物可喜;后句言河中的鸥鹭,在春光下闪耀着令人眼花瞭乱的白色,亦令人感到“春江水暖”。但是这两个“镜头”所引起的心理快感只是暂时和一闪而过的:因为自然界既永是这般冬去春来、节序转换,而人生呢,却又在这悄悄的“量变”中消磨了多少时光。
因此前已怀藏的“怀旧”心理,便和现今由春日景物所引起的淡淡的人生枨触,一时交集为一种复杂难言的愁绪。“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两句,便轻轻一转,折到本词的主题——离愁上去。原来,作者家居清江(其《浣溪沙》词有云:“清江江上是吾家”),因而面对赣江之水,便触发了思乡的满怀离愁,引出了“水流愁不去”的浩叹。行文至此,前文“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中所含之愁闷心绪,由竹里疏梅、水边鸥鹭所“对照”而生的人生寂寥感,都一齐交集成为“一江春水向东流”式的“感情形象”而凸现在读者眼前。“记得旧时行处”与“水流愁不去”,终于前后呼应地点明了词中那幅看似清淡雅丽的“山水画”后所怀藏的浓挚愁情。
总之,全词写得十分清淡,而清淡之下却藏着浓浓的诚挚的离愁别情。
为您推荐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体裁】:词
作者简介:
(1037~1101),字子瞻,号,人。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米芾合称“宋四家..
赵彦瑞(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宋宗室。
绍兴八年(1138)。十二年(1142)任为左修职郎、钱塘县主簿,迁建州观察推官。历知饶州馀干县,充福建路提点刑狱司傒办公事。隆兴元年(1163),除,迁吏部,出知江州。乾..
司马槱字才仲,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从孙。元佑中以苏轼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赐同进士出身。累迁河中府司理参军,终知杭州,卒于任。事迹见张耒《书司马槱事》(《张右史集》卷四七)。《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黄..
作者简介:
(1037~1101),字子瞻,号,人。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和登临,正是幕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阵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作者】: 【朝代】: 【体裁】:
--------------------------------------------------------------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