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传文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後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後﹐後人移於纪﹑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出身江南大族。历仕宋﹑齐﹑梁三朝﹐曾自称“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齐永明五年 (487)时﹐任太子家令兼著作郎﹐奉诏撰《宋书》。他依据宋代何承天﹑苏宝生﹑徐爰等修撰的《宋书》及其他记述宋代历史的书籍﹐增补宋末十几年的事迹﹐只用一年时间﹐到六年二月就完成纪﹑传七十卷﹐後又续修八志三十卷。沈约以文字称世﹐有文集九卷。
《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後代的研究。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沈约在宋时曾撰《晋史》﹐未成。当时流行的诸家《晋书》﹐记述典章制度的极少。他在《宋书》诸志中的叙述﹐往往上溯到魏晋﹐可以补等前史的缺略。礼志把郊祀天地﹑祭祖﹑朝会﹑舆服等合在一起﹐乐志详述乐器﹐记载乐章﹐都是较好的体例。州郡志对于侨州郡县的设置分合记载简略﹔律历志详细记载杨伟《景初历》﹑何承天《元嘉历》﹑祖冲之《大明历》全文﹐从中可反映当时自然科学水平。特设符瑞志﹐从远古叙起﹐既乖体例﹐又荒诞不经﹔缺食货与艺文两志﹐亦是该书的缺点。
本纪第一 武帝上 本纪第二 武帝中
本纪第三 武帝下 本纪第四 少帝
本纪第五 文帝 本纪第六 孝武帝
本纪第七 前废帝 本纪第八 明帝
本纪第九 后废帝 本纪第十 顺帝
志第一 志序 历上 志第二 历中
志第三 历下 志第四 礼一
志第五 礼二 志第六 礼三
志第七 礼四 志第八 礼五
志第九 乐一 志第十 乐二
志第十一 乐三 志第十二 乐四
志第十三 天文一 志第十四 天文二
志第十五 天文三 志第十六 天文四
志第十七 符瑞上 志第十八 符瑞中
志第十九 符瑞下 志第二十 五行一
志第二十一 五行二 志第二十二 五行三
志第二十三 五行四 志第二十四 五行五
志第二十五 州郡一 志第二十六 州郡二
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 志第二十八 州郡四
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 志第三十 百官下
列传第一 后妃 列传第二 刘穆之 王弘
列传第三 徐羡之 傅亮 檀道济 列传第四 谢晦
列传第五 王镇恶 檀韶 向靖 列传第六 赵伦之 到彦之阙 王懿
列传第七 刘怀肃 孟怀玉 弟龙符 列传第八 朱龄石 弟超石 毛修之
列传第九 孙处 蒯恩 刘钟 虞丘进 列传第十 胡籓 刘康祖 垣护之
列传第十一 宗室 列传第十二 庾悦 王诞 谢景仁 弟述
列传第十三 张茂度 子永 庾登之 列传第十四 孔季恭 羊玄保 沈昙庆
列传第十五 臧焘 徐广 傅隆 列传第十六 谢瞻 孔琳之
列传第十七 蔡廓 子兴宗 列传第十八 王惠 谢弘微 王球
列传第十九 殷淳 子孚 弟冲 淡 列传第二十 范泰 王淮之 王韶之
列传第二十一 武三王 列传第二十二 羊欣 张敷 王微
列传第二十三 王华 王昙首 殷景仁 列传第二十四 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天
列传第二十五 吉翰 刘道产 杜骥 列传第二十六 王敬弘 何尚之
列传第二十七 谢灵运 列传第二十八 武二王
列传第二十九 刘湛 范晔 列传第三十 袁淑
列传第三十一 徐湛之 江湛 王僧绰 列传第三十二 文九王
列传第三十三 颜延之 列传第三十四 臧质 鲁爽 沈攸之
列传第三十五 王僧达 颜竣 列传第三十六 朱修之 宗悫 王玄谟
列传第三十七 柳元景 颜师伯 沈庆之 列传第三十八 萧思话 刘延孙
列传第三十九 文五王 列传第四十 孝武十四王
列传第四十一 刘秀之 顾琛 顾觊之 列传第四十二 周朗 沈怀文
列传第四十三 宗越 吴喜 黄回 列传第四十四 邓琬 袁鳷 孔觊
列传第四十五 谢庄 王景文 列传第四十六 殷孝祖 刘勔
列传第四十七 萧惠开 殷琰 列传第四十八 薛安都 沈文秀 崔道固
列传第四十九 袁粲 列传第五十 明四王
列传第五十一 孝义 列传第五十二 良吏
列传第五十三 隐逸 列传第五十四 恩幸
列传第五十五 索虏 列传第五十六 鲜卑 吐谷浑
列传第五十七 夷蛮 列传第五十八 氐胡
列传第五十九 二凶 列传第六十 自序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