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②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小传】

  (772-842)字梦得,浙江绍兴人,为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李白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念奴娇》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他和柳宗元

【体裁】

  七言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六麻;可九佳(半)六麻通押。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 ●○⊙●○○⊙,○●○○●●△

【注释】

  1.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东晋时以、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2.朱雀桥:今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3.寻常:平常。

【韵译】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诗意〉野花在朱雀桥边遍地盛开著,乌衣巷口夕阳正在西落,映照著失望与凄凉,昔日的辉煌与显赫早已不复存在。过去的燕子停留在王导、谢安等豪华宅第人家,而如今却已飞到了普通的百姓家中。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此诗为刘禹锡著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乌衣巷因何得名?
  夫子庙泮池南侧的乌衣巷,是南京最古老的一条街巷,也是东晋时宰相王导、谢安故居所在地。在六朝时已是十分显赫,唐代诗人刘禹锡一首《乌衣巷》,更使它流传千古。有关乌衣巷名称的由来,也因此被人关注。
  有神话传说:金陵人王榭,航海途中遭风暴翻船,漂流至乌衣国,娶妻生子,后复回故里,但十分思念乌衣国亲人,因此将居所之巷取名为“乌衣巷”。也有一种说法:因王导、谢安两家弟子裙履风流,都喜欢穿黑衣,所以后人将此巷称为“乌衣巷”。
  其实,乌衣巷之名源于孙权定都南京之际。公元229年,孙权定都南京,当时秦淮河东岸还属城郊,驻有军队保卫都城,因士兵皆穿黑衣,驻军营地则称“乌衣营”,至西晋末年,乌衣营旧址改称乌衣巷。司马睿南渡建康(南京)后,王、谢望族才立宅乌衣巷。
  【书曲】
  《乌衣巷》作者:乱旋
  小谢风流,名满天下,
  却因杜二的烤鱼,而把自己的真心赔了进去。
  本来嘛,男人,谁没个三妻四妾,再说,他们又不是夫妻,
  就算情人,谁没有三两个情人?更何况,杜太守的那位还是当今皇帝……
  他,不要为杜二,痛得那麼难受。
  就服下戴回春开的药方吧:不以一叶障目。
  大丈夫何患无妻!
  杜二眼看小谢离了自己,生了场大病,
  小谢这心是在自己身上的对吧?
  可是为何小谢却与戴回春越走越近?最後走在了一起,对自己不闻不问!
  他怎能甘心让心尖上在意喜爱的人躺在友人怀里?
  不行!他得决断!
  无论付出什麼代价,对小谢,他绝不放手!
  乌衣巷
  曲:周杰伦《青花瓷》
  词:公子楚
  唱:Finale
  小绣湖上倒挂着那衰柳枯杨
  镜花水月映射着粉黛与钗光
  秣陵的烟雨分明清瘦你模样
  而思念和着风雨慢酝酿
  龙蟠虎踞铭刻着一时的名将
  投鞭断流裂玉帛指名为建康
  秦淮河泊的画舫
  鉴证戈戟云横相继亡
  *风流已碎成泥故都岸草迷
  草木疑兵惶急飘零身如寄
  是谁在金陵邑写下颓败结局
  桨声灯影染污谁白衣*
  朱雀桥蔓铜绿添几户野鸡
  假凤虚鸾早已泄尽了王气
  却难掩盖你眼中脂粉的艳丽
  我独自沉溺
  卷轴里一脉春水泱泱向东去
  而你长发被浸透却不露痕迹
  铜镜里荡漾着你清瘦的细腻
  琥珀杯骤然有桃花浮起
  泪水浸泡过青铜氤氲成铜绿
  而你倚在青楼上葬送了马蹄
  那红底金字的爱
  变作风过江湖一雁咴
  秋江心正暮雨迢递恨难寄
  朱雀桥提骑去辜负你美意
  千年纸伞下藏着忧愁你谜题
  多少寒烟衰草漫酒旗
  *你走过乌衣巷将长袖挽起
  欲化作燕子去向西复向西
  那年提着金缕衣你独自离去
  如此的冷寂*
  刘诗今夕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

为您推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②

  【作者小传】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盛唐大诗人,号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

峨眉山月歌②

【原文】  峨眉山月歌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出处】  《李太白全集》卷八【体裁及格律】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②

  注音:   tiān zhú sì bā yuè shí wǔ rì yè guì zi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出处】:   全唐诗..

君生我未生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

回乡偶书②

  【原文】:   回乡偶书二首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赏析】: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

金缕衣②

  金缕衣 杜秋娘(唐)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解】:   1、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2、惜取:珍惜。   3、堪:可以,能够。   4、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