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贡巴本本子寺”,藏语称,“贡巴俄康密咒兴旺洲”。位于县城东南4公里处,在今河东乡南3公里的贡巴村,为宁玛派寺院。1958年前共有房屋28间文其中经堂15间),僧徒50 多人,设有僧官1人。僧徒平时居家务农,于农历二、五、八、十一月分别集会1次。二、五、八月集会一般3至4天,十一月集会5天,最后一天为观经会,僧徒跳欠,贡巴村群众往观。其宗教活动开支主要由本村信教群众负担,一般每户收粮食1至2升、青油1至2斤。该寺建筑保存完好, 1981年批准开放,现有僧徒30人,由活佛华钦多杰任寺管会主任。
为您推荐
亦称“白佛寺”。位于县城东11公里的黄河南岸,在今可东乡东北9公里的查达村东1公里处。《安多政教史》云,亥寺名为“拉噶尔布”,意为“白佛寺”,此处古有白色巨石 1块,用它雕成弥勒佛像1尊,上修殿堂1座,称之为“贤古位康..
亦称“德千寺”,《青海记》作“得庆寺”,藏语称“德欠密咒广兴洲”,《安多政教史》作“桑俄德欠林”,意为 “密咒大乐洲”。位于县城西北28公里的上郭密,在今罗汉堂乡北12公里(即豆后漏村北4公里)处。由第一世堪热活佛初..
亦称“铁卜加宁它麻寺”。位于西北164公里处,在今石乃亥乡西偏北27公里的朵姜地方。“朵姜”,藏语意为 “石狼”,以该地一块狼形巨石而得名。该寺约建于本世纪初,属格鲁派,为化隆支扎寺属寺。原来支扎寺派活佛和僧官各..
藏语称“曲沟俄康”。属宁玛派,主寺为当家寺,故址在曲沟乡的曲沟村。由当家喇嘛建于1943年,1958年有教徒50人,活佛2人,公房12间,私房3间。1983年因建龙羊峡水库,迁至恰卜恰乡的沙秀村,一部分迁往铁盖寺。曲沟经堂原有土旦..
藏语称“千卜录吉祥兴善洲”。位于县治恰卜恰镇西北15 公里处,在今廿地乡东8公里的曲什那村,为该县最大的格鲁派寺院。该寺源于尖扎千卜录参康。早年,在今尖扎县元日沙毛那合地方的千卜录村有座小参康,内有两位“参巴..
“合洛”,系蒙古语,意为“芦苇草”,该地早年芦苇茂密,故而得名“合洛寺”,藏语称“苏合贡巴扎西曲林”,意为“蒙古吉祥法洲”。清末由和硕特蒙古南右未旗居里盖札萨王爷创建,为海南地区唯一的蒙古族寺院。故址在今龙羊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