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德千寺”,《青海记》作“得庆寺”,藏语称“德欠密咒广兴洲”,《安多政教史》作“桑俄德欠林”,意为 “密咒大乐洲”。位于县城西北28公里的上郭密,在今罗汉堂乡北12公里(即豆后漏村北4公里)处。由第一世堪热活佛初建于清代,属格鲁派。清乾隆年间,献寺于甘南拉卜楞寺的第二世嘉木样活佛晋美旺布(1728--1791),由嘉木样活佛制定寺规,并派其仲尼(知宾)噶居喜饶嘉措来寺常住,捐修建立修供大威德金刚等宗教活动仪轨。自此,德欠寺成为拉卜楞寺属寺,拉卜楞寺每三年派一名代表,称为“古察布”,轮流住寺。寺主即创建者堪热活佛的历辈转世,共传五世,第五世堪热,1918年生于今罗汉堂乡多拉村,现已去世。《青海记》记,当时该寺有寺僧60人。1957年共有僧徒97人,建有经堂、殿堂、堪热昂欠、僧舍等149间,有牛30余头。1980年批准开放,现有经堂1座32间,僧舍16院52间,寺僧52人(其中完德 12人)。
为您推荐
亦称“铁卜加宁它麻寺”。位于西北164公里处,在今石乃亥乡西偏北27公里的朵姜地方。“朵姜”,藏语意为 “石狼”,以该地一块狼形巨石而得名。该寺约建于本世纪初,属格鲁派,为化隆支扎寺属寺。原来支扎寺派活佛和僧官各..
亦称“沙油寺”,藏语称“沙秀桑欧旦吉林”,意为“沙秀宏扬密宗院”。位于恰卜恰乡南6公里的沙秀村。其前身为曲沟经堂,始建于1943年,因曲沟经堂所在地成为龙羊峡水库库区,八十年代初迁至现址重建。1982年批准开放,现有..
藏语称“曲沟俄康”。属宁玛派,主寺为当家寺,故址在曲沟乡的曲沟村。由当家喇嘛建于1943年,1958年有教徒50人,活佛2人,公房12间,私房3间。1983年因建龙羊峡水库,迁至恰卜恰乡的沙秀村,一部分迁往铁盖寺。曲沟经堂原有土旦..
“合洛”,系蒙古语,意为“芦苇草”,该地早年芦苇茂密,故而得名“合洛寺”,藏语称“苏合贡巴扎西曲林”,意为“蒙古吉祥法洲”。清末由和硕特蒙古南右未旗居里盖札萨王爷创建,为海南地区唯一的蒙古族寺院。故址在今龙羊峡..
亦称“公贡麻寺”,称“赛日德吉祥法轮洲”。位于县治东38公里处,在今哈尔盖乡东北16公里的赛日德地方,为当地原公贡麻部落的寺院,属格鲁派。1951年,在刚察千户华宝藏的支持下,由麻俄喇嘛初建帐房寺,有寺僧10多人。1958..
藏语称”角什科贡朋措南杰林”,意为“角什科圆满尊胜洲”。位于县冶四北24公里处,在今伊克乌兰乡西北22公里的吾哈乌兰,原为宁玛派帐房寺院,始建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寺主为萨尔加活佛。1958年,该寺有寺僧73人 (其中活佛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