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七月八日,是“米拉日巴劝法会”。这天清晨,首先在寺院大经堂背后献(晒)佛,同时到各季讲台上陈烈已故嘉木样大师及大活佛的遗物,如衣服、法器等,信徒们纷纷触首讨福。到了午刻时分,寺庙主持嘉木样大师和四大色赛,八大堪布及各个囊贝活佛,全部登上前殿二楼的前廓,观看演出的圣僧米拉日巴劝化猎夫贡保多杰的故事。米拉日巴劝法的情节是:首先出场的一名“阿杂热”,头戴螺纹帽,鬼面,有彩色胡须,右臂系红色彩带,手执花棒(红白相间)进场挥舞,接着另一个“阿杂热”(装扮如前)随同两头白身绿毛狮子出场。“阿杂热”手执绣球和彩带逗引狮子,翩翩起舞,意为给米拉日巴献花。舞毕稍息,接着鼓号齐鸣,两名“霞欠木桑欠木”(意为土地神)出场。土地神面戴黄色遮脸,白颈白须,腰缠绳圈,手持旗,进场绕撒青稞,意为敬食前必先敬神。打场完毕,有身背经匣的僧人均为米拉日巴诵经,诵经完后,又有两名“阿杂日”出场,在场心掷果子和鲜花(此时许多观众,伺机进场捡拾,以此物为吉祥)。随即由两名土地神引两名喇嘛出场。喇嘛身背经籍,手棒锡杖,绕场一周后,坐在事先准备好的椅子上,此喇嘛即为米拉日巴圣者。当米拉日巴坐定后,即有两名童子出场作舞,米拉日巴即施法教,二童调伏。之后,一位翻穿皮袄,项挂念珠,腰佩宝剑的猎夫贡保多杰出场,寻找鹿犬,最后追到米拉日巴跟前,米拉日巴趁机劝化,使猎夫弃掉杀生的职业,而皈依佛门、跟随米拉日巴大师。
为您推荐
石棉藏族自称“木尼洛”,主要分布在以松林河为界的猛总、木耳、俄足、足富、移基塔、改池、共和等山寨村落。他们世代赖以生存,生活的是山,他们与之奋斗力图改造利用的是山,对他们生存威胁最大的是山。因此在木尼洛的..
藏历四月十五日,是佛教创世人释迦牟尼诞辰及圆寂的日子。这一天,藏族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转经念佛,相传藏历四月是佛月,藏语称“沙噶达瓦”,各地藏族群众,在这个月中,都要朝佛念经,磕长头,禁止屠宰牲畜,积功德,因各个教派使..
拉也合
拉也合是藏族群众献给山神或其它神灵的牦牛。藏族把 “拉也合”视为神的替身,经某年五月初五蘸坛后,以为神附其身,信仰者不敢打,不敢骂,即使钻进麦田,也任其吃卧,田主人只有点灯磕头,祈求远走,否则怕激怒神仙,带..
藏语称“瓜什则加萨尔雪扎图丹群科”,意为“瓜什则加萨尔圣教法轮讲经院”。位于县治东44公里处,在今瓜什则乡政府所在地绒穹多,据传建于明代,最初寺址在加卜察沟,《安多政教史》摘录《噶丹嘉措传》中的记载说:腑贝1噶..
藏语称“宗俄扎西曲宗”、意为“宗俄吉祥法寨”。位于县治南偏西34公里处,在今扎毛乡政府所在地的北边山坡上。 “宗俄”,意为“青寨”,盖以当地土质之色命名,类似的还有“宗葛”(白寨)、“宗玛”(红寨)、“宗寨”(黄寨)等..
藏语称“乙格群增林”,意为“意悦执法洲”。位于县洽北偏东21公里处,在今麻巴乡东北4公里西库村后的北山坡上,为隆务寺十八属寺之一。据传,初为宁玛派僧人勒合加智杰巴的静修处,约在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由第一世下日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