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自若②

  神色自若 ( shén sè zì ruò )
  解 释 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相贬笑。”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无顾盼意。”
  近义词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反义词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故 事 阮籍,字嗣宗,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能诗善文,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庄的学说,常纵酒谈玄(泛指一切不接触实际问题的玄妙虚无的言谈),而且不拘泥于传统的礼法。为此,常常招致一些人的非议和批评。比如有这样一件事阮籍的母亲去世刚下葬不久,照古时的礼法应守孝三年,忌食酒店肉。但阮籍却置传统的礼法于不顾。有一天,倒到大将军、相国司马昭府里去(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见他因居丧的缘故而形体十分消瘦,便以丰盛的酒店肉招待他。阮籍也不推辞,便独自大吃大喝起来。这时司隶校尉(掌管百官的考察任免及京师近郡的犯法者)何曾走过来,看到阮籍在服丧期间违反礼法饮酒吃肉,便对相国司马昭进谏说:“丞相,如今您正在倡导以礼治理天下,而阮籍身有重孝,却在您的府中饮酒吃肉,按律应该把他流放到海外,以端正风俗教化。”司马昭有意为阮籍开脱说:“难道你没看到,阮籍居丧因为哀伤过度而把身体损害成这副样子,你应该为他分忧,不应过于苛求!况且有病而饮酒吃肉,本来也符合儒家在《礼祀曲礼上》中关于丧礼的规定。我看就不必说三道四了吧!”休曾斜眼瞅了一下阮籍,只见他照常吃喝不停,“神色自若”,根本没有把自己的话当成一回事儿,心中不免有些生气,但碍于司马丞相的面子,只好把气压下去了。成语“神色自若”便出自阮籍不拘礼节违反丧礼规定,在服丧期间饮酒食肉,受到司隶官弹劾故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