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为央视春晚,起初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在其第一套节目直播的综艺晚会,后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央视英语国际频道、央视西班牙语频道和央视法语频道都会同步直播。此外,从2008年至今高清频道进行彩排的录像转播,央视网等网络新媒体也会进行转播。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介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为央视春晚(在不混淆的情况下,也可直接称为春晚),起初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在其第一套节目直播的综艺晚会,后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央视英语国际频道(CCTV-9)、央视西班牙语国际频道(CCTV-E)和央视法语国际频道(CCTV-F)都会同步直播。此外,从2008年至今,高清频道也进行彩排的录像转播;央视网、PPLIVE、国家网络电视台(CNTV)等网络新媒体也会同时进行转播。
1983年,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应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现在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且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它的成功不仅牢固确立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在中央电视台衍生出系列类似的节目,如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春节戏曲晚会、春节歌舞晚会、春节相声小品晚会以及国庆、五一、中秋、元旦等各种节日综艺晚会。随后,全国大大小小的地方电视台频频效法并力求创新,
2010年,春晚即将在新开播的中央电视台阿拉伯语国际频道(CCTV-)和中央电视台俄语国际频道(CCTV-Русский)并机直播。
春节联欢晚会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上,一共创下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综艺晚会3项世界之最。春节联欢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收视率最高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演员最多的综艺晚会。
中央台的春节晚会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每年大年三十的20:00,CCTV1、4、9、E、F、高清等频道进行现场并机直播。全长达4.5小时。全国数亿热心观众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历史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历广义上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由张骏祥任总执导,谢晋、林农、岑范、王映东任导演的,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春节大联欢》。根据影片内容显示,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现场直播了当时的演出。当时的很多大师都曾经出镜,如越剧大师徐玉兰、王文娟、评剧大师新凤霞、京剧大师梅兰芳、相声大师侯宝林、人民艺术家老舍、巴金、表演艺术家赵丹等人。中央电视台具有春晚性质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是自1979年除夕开始播出。
1983年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从此每年农历除夕北京时间晚8时(早期曾经在8点之前开始播出),春节联欢晚会都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节目时间持续4小时10分至5小时左右,直到凌晨1时,节目最后以《难忘今宵》合唱结束(此曲是为1984年春节晚会创作的,后被1985、1986、1990晚会作为结束曲,并从1990年沿用至今)。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创了很多先例,比如设立节目主持人、实况直播、开设热线电话等,这些创新先例成为日后春晚一直沿用的规矩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艺术表现
2009春晚导语
首先是苦心孤诣的筹划;
其次是着力创作,精心打造节目;
第三,晚会上知名演员、艺术家云集;
第四,晚会汇集了中华民族各种艺术形式的最高水平的作品。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历届
2006年春晚千手观音
主持
1983年: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1984年:赵忠祥 卢静 黄阿原 姜昆 姜黎黎 陈思思(香港)
1985年:马季 姜昆 张喻 朱苑宜(台湾)斑斑(香港)
1986年:赵忠祥 王刚 姜昆 刘晓庆 方舒 顾永菲
1987年:李默然(朗诵)王刚 李小玢 姜昆
1988年:孙道临王刚 姜昆 侯耀文等
1989年:李默然 赵忠祥姜昆 阚丽君 李扬
1990年:赵忠祥
1991年:赵忠祥 倪萍 张洪民 李瑞英
1992年:杨澜 赵忠祥 倪萍
1993年:梁雁翎 李庆安 张永权 赵忠祥 倪萍 杨澜
1994年:倪萍 程前
1995年:许戈辉 赵忠祥 倪萍
1996年:赵忠祥 倪萍(北京总部) 程前 袁鸣(上海) 张晓 周涛(西安)
1997年:赵忠祥 倪萍程前 周涛 朱军 亚宁
1998年:赵忠祥 倪萍 朱军 周涛 亚宁 王雪纯
1999年:赵忠祥 倪萍 周涛 朱军
2000年:赵忠祥 倪萍 赵薇 温兆伦 王思懿 濮存昕 牛群冯巩杨澜 姜昆 周涛 朱军 白岩松 文清 赵琳 曹颖
李小萌 崔永元 文兴宇 鞠萍
2001年:朱军 周涛 张政曹颖
2002年:倪萍 朱军 周涛 李咏王小丫 文清 曹颖 张政(深圳现场)
2003年:倪萍 周涛 朱军 李咏 张政 文清
2004年:倪萍 周涛 朱军 李咏 赵保乐 文清
2005年:朱军 周涛 李咏 董卿 张泽群 文清
2006年:朱军 周涛 李咏 董卿 刘芳菲 张泽群
2008年:朱军 周涛 李咏 董卿 刘芳菲 张泽群 feat 白岩松
2009年:朱军董卿 白岩松 周涛张泽群朱迅
2010年:朱军董卿张泽群 周涛 任鲁豫 欧阳夏丹
导演
1983年 黄一鹤 邓在军1984年 黄一鹤 张淑芬
1985年 黄一鹤
1986年 黄一鹤
1987年 邓在军
1988年邓在军
1989年 赵安 张晓海
1990年 黄一鹤
1991年 郎昆 胡淼
1992年 赵安
1993年张子扬
1994年 郎昆
1995年 赵安
1996年 张晓海
1997年 袁得旺
1998年 孟欣
1999年 刘铁民
2000年 赵安 张晓海
2001年 王冼平 王宪生 金越
2002年 陈雨露
2003年 金 越
2004年袁得旺
2005年 郎 昆
赵本山小品
2006年朗昆
2007年金 越
2008年张晓海陈临春
2009年郎昆
2010年 金越
明星
很多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明星都是通过春晚被人们所认识的,也有很多明星与春节联欢晚会有着极深的联系:宋祖英、费翔、彭丽媛、张明敏、毛阿敏、赵本山、马季(已故)、冯巩、巩汉林、姜昆、宋丹丹、高秀敏(已故)、黄宏、范伟、韦唯、赵丽蓉(已故)、赵忠祥、倪萍、谢昀杉(小叮当)、小沈阳、郭冬临、侯耀文(已故)、石富宽。近年来,许多著名当红台湾和香港明星曾经参与春晚,如周杰伦、蔡依林、陶喆、梁静茹、S.H.E、张韶涵、刘谦等。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变迁
1983年 第一届春晚成功举办。标志着春晚这个新生文化事物的诞生。从此,中国老百姓有了看春晚这个新民俗。
1985年 春晚搬到北京工人体育场。由于技术所限,晚会最终失败。央视还在后来的新闻联播中特别道歉。
1986年 央视春晚进入成熟期。各种表演形式基本已经定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1990年 凭借小品《相亲》,赵本山第一次在春晚亮相。从此奠定了小品王的地位,且十几年不倒。现在,赵本山已经成为了春晚的标志人物。
1996年 首次实现三地同时直播(在西安、上海、北京设立分会场)。
1998年 春晚正式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直播。
2000年 春晚舞台开始大改造,采用圆形舞台。
2001年 舞台在2000年的基础上修改。
2002年 春晚舞台采用长方形舞台。并且第二次使用分会场。(另外2个会场设在上海、深圳)
2003年 在2002年基础上修改。增加了两块大屏幕。
2004年 继续使用圆形舞台。
2005年 春晚迈出了改革步伐。开门办春晚初见成效。另外,春晚舞台有所简化,主体使用LED大屏幕。
2006年 大屏幕的面积增大,呈长方形。舞台进一步简化。
2007年 采用高清晰LED大屏幕。
2008年 舞台进一步简化。大屏幕旁边的8个立柱上面也铺设了LED屏幕。 在央视大楼外部也呈现特殊动画效
2009年 随着高清频道的开播,春晚将实现高清直播。另外,2009年春晚舞台将借鉴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高科技卷轴,将为观众呈现震撼性的视觉感受。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大事记
1983年: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李谷一成为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让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
主持人李咏周涛
1984年: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马季的单口相声讽刺的是虚假广告,然而此后黑龙江敏感的企业家从中获得了灵感,真的推出了宇宙牌香烟,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
1985年: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由于这年节目的水平质量普遍不佳,中央电视台不得不在此后的《新闻联播》中向全国观众道歉。这一年只红了一首歌,那就是《十五的月亮》,当然也就捧红了主唱董文华。
1986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蒋大为的歌声曾经感动不止一代人,他演唱的名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经春晚的传播,在全国传唱一时。
1987年: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歌手费翔立即成为歌星,而且还背上了制造不久之后大兴安岭火灾的黑锅。
1988年:领导,冒号。相声《巧立名目》内容并不特别出色,牛群也不出名,但这一句台词逗坏了观众,在春晚后仍流行了很久。
1989年:司马缸砸光。唱了一辈子评剧、演了一辈子配角的赵丽蓉,从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中成功转型,此后成为小品当红明星。这句台词单拎出来并没有多好笑,但一想到是赵丽蓉装傻充愣把侯耀文弄得晕头转向,总是忍俊不禁。
1990年:傻样儿!小品《相亲》奠定了赵本山中国第一笑星的地位,且十几年不倒。现在大家都知道,无论男女,对方对你说出这个词儿,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1991年: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一首听了想哭的《我想有个家》让观众熟悉了一身黑装像男孩子的台湾歌手潘美辰。这首歌的魅力在于,旋律流畅,悲凄却蕴含豪情,鼓舞人们勇敢地去面对生活,搏击人生。
1992年: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然后接着趟啊趟着走。小品《妈妈的今天》里,赵丽蓉发明的探戈让观众学了足足一年,也乐呵了一年。
1993年: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毛宁因为一首《涛声依旧》红遍大江南北,这条出名之路还引发了广东歌手北上的潮流,这句经典歌词后来也被篡改成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1994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宋祖英以委婉的歌声,用教室、黑板、粉笔、讲台等意象深情赞颂了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情怀。这句歌词也传遍神州大地,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并列成为对教师的献礼。
1995年:六月六,六月六,六月六啊六月六!巩汉林给赵丽蓉进行包装,要求新潮式的表演,动作要有爆发力,因此评剧唱词也改成了RAP(说唱)。虽然小品《如此包装》对演艺圈流行的包装热进行了讽刺,然而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改造仍然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难题。
1996年:它为什么这么脆?就是一盘大萝卜。这次想打工的赵丽蓉碰上了黑心老板巩汉林,她风趣的唐山口音和精湛的演技,不知给多少人带去了欢乐。
1997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董文华唱响了《春天的故事》,老人画圈的故事成为特区的一个符号。
1998年:来吧来吧相约九八。《相约一九九八》的成功,除了旋律动听、歌词清新外,还要归功于王菲、那英两位大姐级歌手的支撑。这首连续10周荣登全国各省区市电台排行榜冠军的歌曲不仅使王菲以一种相对主动和主流的方式接近了她的歌迷,而且两个人的合唱对彼此在歌坛的地位、人气都有相当的提升。
1999年: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最早在电台打榜的是男歌手耿宁,但由于缺乏版权意识让陈红与原著作权人签署了买断协议,而他只成为《常回家看看》的原唱。因此我们之后听到看到的都是陈红的版本。其实这首歌歌词和旋律都很一般,它的走红同《一封家书》一样,在于一种对回家和亲情的呼唤。
2000年: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这个本来湮没在笑话堆里的平平之作,有了舞台上赵本山和宋丹丹的身体力行,一下子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2001年:走两步,没病走两步。赵本山把卖拐的骗子刻画得入木三分,被人们津津乐道。
2002年:忽悠,接着忽悠。人说吃一堑长一智,范伟显然吸取了前一年的教训,但最终还是招架不住赵本山的忽悠。
2003年: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当赵明和妻子麦玮婷拥着女儿赵丝弦、抱着更小的儿子上场时,当小姑娘调子都不太准地稚气地唱着《让爱住我家》开头这句歌词时,惯于煽情的春晚,突然端上这样一道清粥小菜,有种难得的温馨。
2004年:周杰伦的《龙拳》像杂耍,齐秦和莫文蔚合唱的《外面的世界》怀旧有余突破不足,赵本山在《送水工》里煽他不擅长的悲情,沙宝亮不唱万人期待的《暗香》而和一堆人唱《唐人街》,爱尔兰舞之魂舞蹈团的《舞之魂》是精彩,可没有词
2005年: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和上一年对比鲜明,2005年精彩台词特别多,但这句无声的语言却当之无愧。邰丽华和她的20位聋哑姐妹在4位手语老师的指挥下,舞出了完美结合和谐之美与人性之美的《千手观音》,时长6分钟的舞蹈,掌声达到10次。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在4位手语老师的带领下学着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这一手语表达方法,这是历届春晚观众最一致的一个自发的行动场面。
2006年:阿瓦,(哎,)那撒日阿登咕噜有喂,(噢趁类里古)别急,这不是乱码,这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是爸爸,(哎!)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对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布仁巴雅尔创作,并由他和妻子乌日娜以及7岁的小侄女英格玛上台演唱的《吉祥三宝》清新自然,颇受欢迎。英格玛后来还拍了美好时光海苔的广告,唱起改了歌词的《吉祥三宝》,而《吉祥三宝》又因为与法国电影《蝴蝶》主题歌相似闹得不可开交,可谓新闻不断。
2007年:宋丹丹说的你太有才了,经典得几乎让所有的人都为之喷饭。相信,也会理所当然的被广泛流传。还有下蛋的公鸡,公鸡中的战斗鸡。母鸡会下蛋,如今公鸡也会下蛋了,而且直接升级成为了战斗鸡。不过,越是反常理的事越容易被人们津津乐道,越是反常理的语汇也越容易被人们口口相传,这倒是真的。
2008年:这是为什么呢?08春晚很多经典对白之中,蔡明的这个造型无疑是最让人捧腹的,一句为什么呢无疑将成为08年的流行语之一!
2009年,不差钱。(赵本山) 我谢你八辈儿祖宗,不是,我八辈儿祖宗都谢你。
2010年 小虎队时隔十几年后再相聚,昔日的青葱少年已近不惑。小虎队当晚的亮相成为春晚最大的高潮,电视画面看,许多年轻观众跟着他们轻轻哼唱,也有人激动鼓掌欢呼。一身白衣白裤,熟悉的旋律响起,霹雳虎吴奇隆、小帅虎陈志朋、乖乖虎苏有朋演唱了经典曲目《爱》、《蝴蝶飞呀》、《青苹果乐园》,勾起不少人的回忆。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争议
随着中国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现在对春晚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2010年春晚争议
○语言装嫩
充满偷菜等老掉牙的网络流行语
金越导演早早就告诉了大家,虎年春晚要走时尚、青春路线。在语言类节目一审后,观众们却失望地发现,导演所指的原来就是把老掉牙的网络流行语翻出来炒一遍。
冯巩、朱军等表演的相声剧《不能让他走》中,冯巩饰演一个活雷锋式的人物,他把被车撞伤的老人送到医院,却因为老人已被撞晕,不能说话,冯巩被**、家属和记者误认为是肇事者,由此引发了一段笑料。扮演被撞倒的老人的是朱军。小品中流行语不断,我回家偷菜呢。我是雷锋的传人,简称雷人。 我妈叫我回家吃饭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原来你玩的是寂寞
冯巩以前一出场时总是会说观众朋友,我想死你们了!今年在初审时,他把这句经典的话语改成了英文,ladiesandgentlemen,我想死你们了!
其实网络流行语在去年春晚中也有所体现,不过因为有点过时,反而被年轻观众所不屑。比如2007年就出现的雷字,被用到2009年春晚小品《北京欢迎你》中,当时蔡明说了一句:你雷死我了!姜昆和戴志强合演的相声《我有点晕》中,也出现了很多网络流行语,比如以前人吃粉丝,现在粉丝吃人等。
○演员装嫩
主旋律朱军扮可爱色老头
而一些大家熟悉的老面孔,也顺应主题,塑造了前所未有的新形象。在相声剧《不能让他走》中,大众心目中非常主旋律、总是一本正经的朱军,这次却颠覆形象,扮演了一个可爱的色老头。不少看了现场演出的观众都说,朱军扮演被撞老人,可能是此相声剧最大看点。
如果不是最后朱军扯下胡子和满头绷带,很难认出老人是朱军所饰。从一上台,这个被撞伤的老人就坐在轮椅上,被冯巩推着,身穿蓝色病号服,头被包扎得严严实实,长着胡须,右臂打着石膏。因为被撞晕了,老人一直耷拉着脑袋,不睁眼。但一听到冯巩唱出小芳、小薇等提及美女的歌曲,朱军就会突然醒过来。每次醒来,朱军望着冯巩都断断续续地说出不能让他走,在冯巩急切盼望他说出**时,总是又晕了过去。如此两番,直到冯巩使出杀手锏,唱出了《纤夫的爱》中的让你亲个够后,朱军才彻底苏醒,大呼一声好想再活一百年。并认出了冯巩就是救命恩人,向冯巩下跪
而韩雪这个大姑娘装嫩更是装得彻底,她扮演的小记者一改平日时尚甜美的淑女形象,一身潮人打扮。可这个潮人说的却是方言,偶尔再加上几句过时流行语,观众的笑真的很无奈。
○节目装嫩
姜昆创意不足被毙,黑马抢眼
据透露,目前赵本山、黄宏、巩汉林等小品大腕,还没有向春晚剧组递交成形作品。而相声方面,姜昆的《恋曲2009》,讲3对新人在2009年的经历,结果这个创意没能坚持到最后,被剧组以新意不足给毙掉了。
目前身体还处在恢复当中的赵本山,通过经纪人表示还要先看看身体的状况再决定。小沈阳方面则表示还在等剧本。赵本山预计要到元旦后才会入住春晚剧组,小沈阳则要根据是否与师傅继续合作来定何时进组。
在小品、相声越来越不可笑,隔靴搔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时,审查中有些亮点的是几个新面孔,让人看到了真正的笑声的回归,希望春晚别把他们给毙了。比如年轻演员白凯南、贾玲表演的《大话捧逗》成为审查中的黑马,他们将传统相声与观众熟悉的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博得满堂彩。
○其它节目
◎刘谦在初审时带来了新节目,把水杯放进玻璃缸内,让审查的领导拍一下,水杯当场就破碎了,震住了全场。也有人说,这个节目只是热身,春晚时会用另外的节目。
◎湖北方言小品《五十块钱》说的是卖包子的一对夫妇收到了一百元的龙人社区,紧扣今年初轰动一时的HD90龙人社区事件
◎天津的《自作自受》讲述了酒后驾车的司机想找人顶包,被**及时识破,跟现在各地严查的酒后驾车息息相关。
黑幕与腐败
春晚被指责黑幕重重。许多演员为了在春晚亮相,不得不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2003年,曾经7次参加执导春晚的央视著名导演赵安因受贿罪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10年有期徒刑,更是把春晚的腐败与黑幕推入公众的视线。
节目不足
早期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很多中国大陆的民众在除夕夜除了燃放爆竹之外唯一的娱乐节目,被人们称为精神年夜饭。但是近年来,中国大陆民众对于春晚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却每况愈下。虽然央视在2006年宣称该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高达94%,满意率达85%,但是大多数民众认为这些数据完全失真。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除了现在中国大陆民众在除夕夜的娱乐方式更加充实以外,该节目存在诸多缺点也是重要的原因,包括:
节目的有些部分过于单调乏味,有时甚至会流于政治宣传。
节目的主题偏重于中国北方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基本上忽视了中国南方地区的观众。比如:节目强调中国人过年吃饺子,但是在南方大部分人过年不吃饺子;很多小品剧情以北方日常生活为主,语言也经常使用北方方言,尤以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方言为多,甚至包括主持人有时都会使用,以至于一部分南方的观众往往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内容。这种偏颇造成中国南方地区的民众对春晚的关注度极低,例如据2009年的调查统计显示,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在南方诸省区市的收视率都遭遇滑鉄卢,在海南省的收视率仅为1.3%。
主持人语言程式化严重:主持人的语言有时缺乏生动活泼缺过于机械单调,比如一句话都要由两个主持人分别说上半句和下半句,而且事先背好的台词往往临时又要修改──以致出现07年除夕,出现著名的黑色3分钟。
在经常在节目中出现过多的置入性行销。像在某个节目中会出现一句与观众熟知的某品牌广告语相似的台词,或者在节目中的道具上出现某品牌的LOGO,或者以刚刚收到某某单位或企业的名义读出广告主的名称。这些置入性行销已经到达了令观众生厌的程度。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影响
对于cctv春晚,社会学家、文艺家艾君2008年在在中国网回顾改革开放30年活动中撰文如下叙述:从春晚27年的发展历程看,它经历了80年代启动发展期的火爆,走过了90年代成长期的壮大,也迎来了21世纪成熟期的稳定。但无论如何变化,央视春晚这个诞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电视综合文艺形式,已经成为家喻户晓,闻名海内外的春节期间节日文艺大餐;成为所有炎黄子孙追求和谐、进步、吉祥的民俗盛典。27年的发展,央视的春节文艺晚会已经成为春晚一词的固有的概念被公众接受认可。可见,改革开放三十年,如果没有电视的普及,如果没有电视主导了大众文化的劲势传播的时代,或许也就不存在春晚被广泛认可和引起关注。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意义
作为一个历经20多年发展的重要文化事件,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是重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在于作为一个电视晚会它创造了一个文化奇迹,完成了一个电视神话。如果从春节联欢晚会最初定性考察,它也仅仅是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以文艺的形式举行的一次联欢活动,就如中国过年的传统中的其他活动一样,春节联欢晚会当然承载着必要的叙事,但这种叙事更多的应该是民间话语,而今天的春节联欢晚会承载了太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凸显了更为宏大的叙事功能,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的最初的主创者所始料不及的。至于说春节联欢晚会是否年年办下去更是没有永久的设定。而今,春节联欢晚会不仅要长久地办下去,而且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艺活动、联欢活动。